长大,不必着急:与青年人谈长大经验

2024-5-24 10:50| 发布者: g4zl98alfl| 查看: 125| 评论: 0



玩泥巴年龄,特别渴望长大。
看着哥哥,可以陪着父亲招待客人,吃香的喝辣的;看着哥哥可以代表父亲去喝喜酒,美餐一顿又一顿;看着哥哥可以自由地进城上街,观赏外面的世界;看着哥哥肩扛一麻袋粮食,倒进囤里,得到一片喝彩……就特别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也能像哥哥一样,什么都可以干,不停地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做一个自在而又能够得到别人夸赞的人。
于是,当父亲在晒麦场里将麦子装进麻袋之后,就主动要求去扛麻袋。父亲朝我笑笑,说:“来吧,你试试。”我学着哥哥的模样,抓住麻袋的口沿,肩头抵住麻袋的腰部,用力想把麻袋弄到肩头上去。结果,麻袋纹丝不动,我自个却弄了一个仰八叉。父亲把我拉起来,抚摸着我头,说:“长大是个慢功夫,得慢慢来,不着急。”
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二十郎当岁,满身的朝气,满怀的理想,特别想证明自己的存在,特别想表现身上的价值。代班主任,一心一意地要把班级带成年级第一。为了自己的梦想,投入了自己的全部体力与精力,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我都扑在了工作上。
教师想出成绩,麻烦在:不是自己努力勤奋就行,必须通过学生的成绩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教师的能耐在于如何让学生去努力、勤奋。年轻的我并不懂这些,我只顾自己的努力。因此,一年下来,结果并不理想,班级只混了个中游。
当我慢慢地醒悟到必须让学生与我一起努力的道理后,我开始挤压学生。对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口头上的侮辱,行动上的敲打,经常发生。弄得一度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极为紧张,不少家长把我告到校长那里,要求换掉我这个班主任。好在我摊上了一个好校长,他没有换掉我,而是找到我说:“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有想法的好青年。但长大不能急,得一步一步地走。以后不能动不动就惩罚学生。让学生努力,逼一逼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与你一起努力。”
到了初三,我做出了再次调整,与学生打成一片,让自己的心与学生紧紧地连在一起,不再打骂学生。上天保佑,方法奏效,升高中考试,班级终于获得了年级第一。
工作的第四年,我顺利地走进了高中教师行列。第五个年头,碰上了“全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文件规定,参赛人必须有五年的教龄。我是第五个年头,还不满五年,教研组长就没让我参赛。我找到教研组长,百般要求参赛,组长拗我不过,就让我参加了。到了市里,只拿了一个二等奖,获得了一大堆的负面评价:板书不工整、普通话不流利、基本功较差。我灰头土脸地回到学校,满心的沮丧,更严重的是,强大的挫败感,给我留下了浓厚的心理阴影:一让我上公开课,心理就特别紧张,水平大打折扣。从那以后,就没敢再参加比赛了。
我长大的经验告诉人们:一个人的长大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一旦急于求成,其结果,可能正好恰恰相反。
长大是有规律的,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步步扎实,才能真正地长大,才能健康地长大,才能长成一棵大树。“揠苗助长”,违背规律,跳过应该走的环节,其结果肯定是长不成的。
某种意义上讲,我要感谢我参加市教学大赛时给我的挫败,它让我从此踏实起来,不再渴望快速长大,而是认认真真地加强自己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功,踏踏实实地搞好教学,苦心孤诣地寻找管理班级的好方法,百般努力地获得学生的喜爱……慢慢地自己就长大起来了。这样的长大,自己心里不虚。
假如当年的参赛让我一举成名,我估计我会一直漂在半空中,自己觉得天下第一,其实没有几个学生会喜欢你,也没有几个同行会承认你。这样的例子,我就见过很多,头顶着“省赛第一”的光环,却没有班主任愿意与他搭班。
所以,青年人的长大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尤其是教师行业。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须有扎实的基础和功底,才能获得学生的推崇。
指导教练:g4zl98alfl联系电话:136****35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个人长大 |5000字长大经历深度分享稿

下一篇:“小先生跑学”跑出学生长大新样态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7 09:20 , Processed in 0.391705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