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跑学”跑出学生长大新样态

2024-5-24 19:40| 发布者: ugq5ltq5z3zltl| 查看: 107| 评论: 0

学,是儿童长大之梯,是教育的逻辑起点。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南京市力学小学引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变革学习方式,以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支持、赋能创造性长大,实现了从“研究”到“创造”的文化跨越。

“小先生跑学”是基于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支持儿童创造性长大的学习样态。儿童学习突破班级、年级、学校的边界,以走出去、跑起来的方式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性学习,通过跑学行动,促进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自觉研究者和自我教育者,以奔跑的加速度实现着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长大。

“小先生跑学”推动学生从“座上学”转向“做中学”

力学小学历久弥新的研究型文化,为“小先生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持续20余年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新实践中,学校倡导学生做小先生,吸收中国本土教育思想精华,以“小先生开讲”创新儿童学习方式变革,大先生(指教师)带小先生,小先生教小学生,小孩子走向前台、走上讲台,勇敢开讲。作为“小先生开讲”的迭代升级创新项目,“小先生跑学”基于鲜活的学习需求,儿童和教师、伙伴以及家长积极协同,在新场景中具身学习,丰富的资源因“跑”而激活,创生出教育价值和长大意义。

瞄准“座上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小先生跑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打破了传统学习中坐在教室里学的惯有常态,打破了“老师讲,学生配合”的固有学习模式。在跨班级、跨年级、跨校区的互动交流和实践研究中,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同桌及小组之间的共学。学生在跑学中的学习伙伴也不再固定,可以是熟悉的教师伙伴,也可以是陌生的外校师生、社会专家等。跑学中,学生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带着对世界的鲜活理解和已有的认知边跑边学。学生在跑学中亲身体验、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将课堂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学生的研究意识得以激发,研究能力得以锻炼,研究品格得以锤炼。

拓宽传统学习场域,重新理解建构学习空间。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走出教室去跑学,来到广阔社会和广袤自然中跑学。学习空间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概念,它可以是任何能够提供学习资源和机会的地方。这种多元化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可能性。跑学中,大先生指导小先生,小先生帮扶小学生,跑学融通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空间场域,校家社三方也实现了共学、共研、共实践。通过学生的跑,将集团各校、社会各界的学习资源转化为儿童的长大资源。学生在跑学实践中理解与建构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核心素养也在真实的跑学任务和空间场域得到培育和提升,整个世界成为了儿童学习的教材、课程。

融通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扩优提质。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始终是集团化办学面临的挑战,“小先生跑学”,实现了优质资源在集团内的高效共享和规模增长。作为集团共享课程,由内激活集团各校资源盘活存量,向外打通校外社会资源形成增量,同时以学生为内核集聚教师、家长资源达到资源规模增生。通过师生的跑,促进了集团优秀文化的交融与互鉴,在跑学中传递本校文化,集团的办学文化也在彼此交融与互鉴中更为丰盈、优秀。跑学聚集了集团多科、多校名师资源,学生跑学的需求带动了教师再学习、再发展、再提升的动能。小学生成为小先生,先走一步学起来,快跑一拍教起来,成为课程种子、资源种子。

全链条跑学满足学生长大发展需求

儿童是跑学的主体,“小先生跑学”共有5种课程形式。一是交流式跑学,小先生跨年级、跨班级分享学习经验,建立跨校跑学“手拉手”班级。二是研究式跑学,带着研究任务,小先生围绕课内课外感兴趣、有挑战的学习内容,开展大主题小项目研究。三是送教式访学,小先生把自己的项目研究成果等在班级、年级、社区等分享展示,在送教中优化学、提升学。四是访问式跑学,小先生寻访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走进南京市急救中心等机构,对话院士学者和行业专家。五是打卡式跑学,小先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团前往文博场馆、历史古迹和地标建筑,带着研究目标完成打卡式跑学。无论哪种形式的“跑”,都是可以生成、激发有趣和有意义的“学”。课程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制定了跑学课程全链条实施方案,从先期准备到试点尝试,再到持续推进,形成课程实施机制与策略。

多方共同制定跑学方案。“小先生跑学”作为儿童学习长大的新样态,以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保障其有效实施和高质量开展。师生共同制定跑学课程行动方案,确保跑学课程高质量开展。为配合“小先生跑学”,集团课程研发中心率先研发了第一期“小先生跑学”50个跑学点打卡课程手册,设计“跑学线路图”。以“中华十二生肖探秘”为主题的跑学就是共同制定跑学方案的成果。集团两所学校跑学负责教师前期做好充分沟通,制定详尽的跑学实施方案。力学小学跑学团向复兴小学师生分享研究方法,讲述研究故事,展示记录研究历程的儿童研究手记,邀约复兴小学的学生们同做儿童研究,通过送教跑学构建校际间的儿童研究共同体。

教师牵手学生跑学做研究。“小先生跑学”需要教师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作为课程的建构者和亲历者,跑学的过程也是教师重新认识儿童、重新解读教与学的过程。跑学中大先生牵手小先生一起学习、一起做研究,师生共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具身学习与长大。集团学校龙江小学跑学课程中心开发了“你好,月亮”系列课程,集团学校旭日景城小学跑学团受邀来到龙江小学,结对跑学伙伴,共同开展一场“科学+”跨学科主题研究。科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学科3位优秀骨干教师联袂执教,和学生们一起开展探索月球的奇妙学习之旅。

长链条跑学与短任务跑学相结合。“小先生跑学”课程时长根据跑学任务需求灵活定制,可以是一个阶段的任务群长链条跑学,也可以是围绕一个小主题的短任务跑学,点面结合,立体构建,贯穿儿童长大全过程。集团校力人学校小学部地处长江之滨,学校学生围绕“长江生态文明”开展长链条跑学,学生走进江豚保护中心,深入了解了江豚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以及当前的保护状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生制作了多样的“保护长江,守护江豚”宣传创意海报张贴在校园中,跑学小分队走进校区、幼儿园、附近社区,开设“长江生态文明”科普微讲座,进行公益宣传。从跑学到跑教,长链条跑学和短任务跑学相结合,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小先生跑学”中,生态环保意识得到浸润式培育。

最大限度支持和保障儿童创造性长大

为确保“小先生跑学”的顺利实施,集团各校联合设置课程研发中心、师资研训中心、资源供给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四大中心,贯通跑学课程开发、实施落地、评价激励全过程保障与全链条服务。课程研发中心由集团校全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协同组织学生、家长志愿者、社会专家学者,参与跑学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师资研训中心由集团名师团队领衔,以学生跑学带动教师长大。资源供给中心由集团各校融媒体信息中心组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共享。管理服务中心统筹“小先生跑学”的人员协调、后勤支持、考核管理等工作。

学生跑学的过程中,同步伴随着教师的领跑、陪跑与指导跑,教师角色与定位,也随之而丰盈。教师承担着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与指导、评价与激励等角色。教师课程开发团队协同儿童创意开发团队、家长志愿者团队、社会各界专家团队,利用线上线下的联席会议推进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以教师的评价辅助学生自我评价的开展,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评价的全过程,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与形式。在“青春力学,创造长大”集团文化理念引领下,集结力学小学教育集团各校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在集团内的高效共享和规模增生。

在“小先生跑学”的课程评价中,我们坚持素养导向,学生是“小先生跑学”课程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自我、伙伴、小组、班级的评价,学生可以邀约跑学团队中的成员评价自我,也可以针对评价跑学过程中的表现开展评价。学校引进数字技术进行智能化管理,关注表现性评价,收集、积累在跑学过程中的“脚印足迹”,倡导用图片、图表、文字、视频等,记录跑学过程中的经历、收获等过程性资料。同时,评价开展依托综合实践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设立学生“最佳跑学学习奖”“最佳跑学小先生奖”,设立教师“跑学课程创意奖”“跑学课程组织奖”“跑学指导教师奖”,儿童可以自主申报“小先生跑学”爱观察奖、好问题奖等十大特色素养奖项。

目前,集团5所学校正联合开发暑期“小先生跑学”大主题小项目课程。大美鼓楼跑学、自主研发跑学两者相结合,小先生通过跑学担任“文旅小先生”推荐鼓楼文旅最佳线路,作为“课程设计小先生”自主研发跑学小课程,从跑学课程的学习者走向跑学课程的建构者,小先生长大实现了质的跨越。以儿童的发展为内核,力学小学教育集团以家校社协同实现综合育人,最大限度支持和保障儿童的创造性长大。

(作者李琳系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力学小学党总支书记,帅莉系力学小学副校长,孔静系力学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专家点评】

用共学共生共享唤醒学校管理力

张新平

南京市力学小学教育集团推出的“小先生跑学”既是集团成员校的共享课程,更是一项系统化、充满前瞻和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尝试以学生跑学跑教、求学送教,激活教师课程力,整合学科育人力,唤醒学校管理力。它的创新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主体在学生。“小先生跑学”改革体现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发现学生、陪伴学生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小先生跑学”不仅推动了校际间优质资源的有效流动,带动了校际间学生间的平等交流,更促进了校内、校际间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共生互长。“小先生跑学”改革,跑在前面的是原本受教受训的小学生,不仅体现了对小学生的重视,更彰显了对小学生的尊重。“小先生跑学”带动了教师群体的育人观念变革,促进着教师的长大、学校的发展。“小先生跑学”在悄然改变着教师和学校。

二是关键在共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中心主导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倡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小先生跑学”使孩子们爱学习、会研究、乐创造,真正把学习活动放在学校办学治校施教的中心。“小先生跑学”让学生离开椅凳,充满渴求和欢乐地走动起来,集团成员校脱单联片地成为了学生们的共同学习和展现才智的空间。难能可贵的是,“小先生跑学”特别突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社会之间的共学共长,学生走上了成为主动学习者、自觉研究者和自我教育者的创造性长大之路。

三是机制在联动共生。在“小学生跑学”的过程中,力学小学教育集团的5所学校在校际间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培养、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协同治理,共同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这有助于集团校的优质办学资源的成倍增长,促进“品牌集群”的形成,构建“学生跑起来,教师动起来,学校活起来,集团强起来”的令人向往的教育教学局面。

四是本质在共创共享。力学小学教育集团的5所学校“在跑学、跑教中交融互鉴”,既注重尊重成员校原有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文化,又注重共同行动、充分挖掘潜力来塑造新集团的新品牌。这些举措有助于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促进跑学评的有机衔接和一体化。它们以“和而不同”的领导力、思想力、执行力,共同谱写着新教育集团的美好篇章。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5日第6版

作者:李琳 帅莉 孔静
指导教练:徐联云联系电话:134588550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个人长大 |5000字长大经历深度分享稿

下一篇: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长大中积累做人的经验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7 09:40 , Processed in 0.298217 second(s), 5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