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茶文化

2022-12-27 08:37| 发布者: 璀红| 查看: 152| 评论: 0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聊聊北京人的茶文化
北京人爱喝茶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四九城里,就曾有怎么一句俗话,那就是:“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通过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您就能感受到这茶对于北京人的重要性了,它依然已经成为了老北京家家离不开的,过日子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了。至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还是与相关的历史有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长期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茶,即为国茶,也是民生。它是反映当时社会,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其不仅是深受北京人喜爱的日常饮品,而且在北京人心中具有不同寻常意义。
其实在早年间,南方人多爱喝茶,而北方人喝的不多,随着北京不断的历史变迁,南方的文人雅士来北京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也把饮茶的这种喜好带入了北京城,并流入了民间。渐渐的,到了明清时期,北京人尤爱喝茶的习惯,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顶峰。清朝的乾隆皇帝据说就曾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的话。由此可见他有多爱喝茶了。在北京这四九城里,从走街串巷、老百姓习以为常的大碗茶,到处处能体现尊贵与品味、深受王公贵族青睐的盖碗茶……喝茶,已经成为北京人居家与社交,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清朝中期,南方产茶地如安徽、福建、浙江等大茶商,便纷纷在北京设立茶叶市场,他们看中的是北京政治中枢以及大都市人群密集的特点,从而引导北京人了解茶,接受茶,爱上茶。“老北京”习惯早上一起来就先喝口儿茶,把茶喝透了,这一天才能舒坦。老舍先生也曾对饮茶,有过:“有一杯好茶,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佳话。
这茶可是好东西。喝茶益处良多,醒脑、明目、利尿、排毒,宋代的大文人苏东坡说:“除烦去腻,不可无茶。”喝茶折射出老北京闲逸生活的灵魂。老北京人都有起早的习惯,天不亮便出门遛鸟、放鸽子、吊嗓子,完事后在茶馆喝够几片儿香片(俗称的茉莉花茶),再去吃早点,然后各自干各自营生。如此早起-运动-清腹-早餐的过程恰恰符合保健的原理,大有值得现代人效法的养生之道。
北京人喝茶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少,各有各的喝法儿。而且根据不同的喝法儿,还有不同的市场形式与之相适应。总结一下,其大致上可以分为着三种不同的喝法儿。
第一种喝法是最基本的,那就是满足解渴的需要。它就是用一种特有的成茶,把它煮好后,现喝现倒入大碗儿,或是盛入碗中,加上盖,等待过路口渴的行人喝。那这种茶水,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它就叫做大碗茶。北京人出门在外,不管是出差,还是逛公园、逛商店,走得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碰上卖大碗茶的,那就得猛灌一气。这种喝法儿是救急的,所以喝得多,喝得快;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都在其次,至于使什么茶具那就更不在乎了。
第二种喝法,喝的是个讲究。讲究茶叶、讲究水,讲究茶具,更讲究怎么个沏法儿、怎么个喝法儿。北京城有的是大茶叶店,花茶、绿茶、乌龙茶,云南的坨茶,蒙藏人好喝的砖茶,甚至是外国茶,甭管什么样的茶,您都买的着,都能满足的了您。因为喝的是讲究,一般的茶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以往都是买了茶叶,回到家里头自个儿细斟细品去。不过,既然是讲究,那价钱自然也就很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只能是约上几个朋友,作为一种高档的文化享受了。
这第三种喝法儿就是:其实大多数北京人喝起茶来,既不像第二种那么讲究,也不像第一种那么将就。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北京人总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茶文化。只要有口饭吃,肯定得弄壶“高末儿”喝。还真有不少的北京人,仍保留着当年的老做法,早清儿起来先得闷上壶茶,一直等到喝满足了,这才能吃了早点,出门上班去。所以当年北京城里才能出了茶馆这个行业,而且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扬名天下。
喝茶讲究的是用水。古人云:“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其茶也。”中国人饮茶有句口头禅,那就是“茶有各种茶,水有各种水,只有好茶好水才美”。老北京也曾有过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那就是“东富西贵,南贱北贫”。其实这只是半句,它后面儿还有半句,完成的话是“东富西贵,南贱北贫。南城茶叶,北城水”。这句话说的是,当年由于文人多居南城,而文人中南方人又居多,多有饮茶的爱好。因此,老北京的茶庄和经营茶叶的生意人大多是在南城,而南城一带的水太硬,沏出来的茶不好喝,如果用南城的好茶,沏于北城的好水,那才清香甜美。北城水质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呢?有一种说法是,北城地下水质好,是受了西山玉泉山水脉的影响。当年乾隆皇帝爱喝茶,为了评定水质的优劣,他曾命工匠制作了一个银斗,用来量度全国各地的名泉,并根据水的轻重来判定水的好坏。这乾隆爷的原话是“辨水者,恒于其质轻重,分泉之高下也”。通过这次测量,结果是:北京玉泉山每斗净重为一两,塞上伊逊泉水也重一两,它们并列第一。这西山玉泉水泡茶虽然好,但不易得啊。过去北京城没有自来水,皇家用的水,是每天派人驾御着水车,从玉泉山取来的泉水,而民间百姓饮水,就只能依赖于井水。老北京全城原有水井1258眼,其中苦水井居多,唯在城北面儿的,长河沿岸、什刹海周边,以及德胜门、安定门一带有许多甜水井。故此这么一来,也就有了“南城茶叶,北城水”一说了。
这喝茶,有“品者”,也有“饮者”。前者呢,可以说是极尽风雅之能事,后者呢,可以形容为世俗中也不乏可爱。它们两者,都在北京这个六朝古都中,不断的演绎着。在老北京城里,这以茶代酒,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的风俗,处处都体现着普通百姓实用主义的智慧和市井生活的气息。
那好了啊,今天就先和各位聊到这儿,咱们回头再见。
指导教练:璀红联系电话:166246979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故事:三个寓言故事,看懂的是明白人

下一篇:品茶、吃面、逛书店,拜登那些年的北京足迹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4 00:45 , Processed in 0.257063 second(s), 4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