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养生第一要务是什么?

2023-7-28 20:33| 发布者: ua1fk311ji230q| 查看: 114| 评论: 0

明天夏至,又喜迎端午。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至立秋的前一天为止。夏至到来,意味盛夏的来临,将是艳阳高照、地热蒸腾之季,也是万物繁茂,酷热难当之季。那么人们在盛夏之中,又如何顺利、平安、健康地渡过呢?有人说,做好防暑降温、注意饮食起居等,答案是正确的,然而,这只是盛夏之中基本的生活方式。盛夏烈日当头,酷热难耐,令人心烦,而烦则心躁,作为养生学来汫,宁心静神最为为重要。所以,养心是盛夏养生之第一要务。
1、夏养心:顺应了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养生学重要的法则,由此产生了四时养生法,不同季节,各有不同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人们的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切忌发怒,要保持身心愉快,气机宣畅,通泄自如,这才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大自然的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要养护不同的部位:春天要养肝,夏天要养心,秋天要养肺,冬天要养肾,四季都要养脾胃。这些千古不变的养生原则,科学的养生理念,精准需要护养的部位,无不体现了“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无不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智慧。
2,夏养心:遵循了养生之道
人的心情活动与心脏的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平静时,人的心脏跳动平稳,激动时,心率加快。进入盛夏,持续高温高湿,人们心烦意乱,夜不能寐,茶饭不香,汗流浃背,头昏脑涨,难以忍受。"《黄帝内经》认为躁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若心的功能受到影响,将影响人体一切机能。特别是长夏,天气以湿热为主,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差不大,让人感到心胸憋闷,极易产生焦躁和厌烦情绪,这都与心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养生类篡》明确告诉人们:"此时静养毋躁,止声色,毋违天和,节嗜欲,定心气",这才是夏季养生之王道啊!同时,人们在静心养神的同时,还要加强饮食的调养,《黄帝内经》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心气抑",指出夏天饮食过咸会给心脏带来不利影响,会增加心脏负担。同时,身体超重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夏季养生的基础是要保护好心脏,遵循了养生之道,才能达到夏养心之效果!
3、夏养心:陶冶了人们情操
夏季养生的基础是养心,养心的关键是调养情志。首先,要自我修心。天热人躁,要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神清气和,乐观愉快,让神经系统处于平静状态。不可急躁激动,导致心火内生,要"心静自然凉"。其次,要自我修行。盛夏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焦虑、忧郁、愤怒、暴躁等,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有计划地进行自我修身养性,多一些豁达和微笑,提升自身精神修养。 其三,要自我调神。多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摄影、旅游等,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达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之目的!
夏至来,端午到。祝所有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们、粉丝们,在盛夏之中身体健康,端午节愉快!
指导教练:张素怀联系电话:13028660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立秋未入秋,仍要防暑热,这些养生知识请收好

下一篇:4月29日起,西安至此地城际列车开通!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2 16:39 , Processed in 0.280347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