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四则:刘贡父,王景亮,崔师经,张宝藏

2024-5-27 07:40| 发布者: vpickijt5q| 查看: 130| 评论: 0

说异语者
佛祖教诲信徒们,不但不要说诳语,还不要说异语。我(沧海)个人理解,说异语就是用离经叛道的话来取笑某种事物,或尖酸刻薄的话来伤害别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毒舌”或“嘴损”,这样的人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乐善录》里说,宋朝刘贡父博学多才,滑稽喜欢开玩笑。但是他开玩笑没有尺度,经常用别人的生理缺陷做嘲笑的材料。得罪了不少人,自己却以此为傲。
到了晚年,刘贡父得了恶疾,头发眉毛都掉光了,鼻梁也塌了,非常痛苦。有一天,他和苏东坡同席饮酒,大家引用古诗词互开玩笑。苏东坡取笑刘贡父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改的刘邦的诗,原诗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众人大笑,刘贡父感慨悲怆,沉默而已,完全没有回击的兴致。
《乐善录》里又讲,宋朝王景亮与邻里轻薄孟浪的读书人结成一个社团,专门给士大夫取外号,不管这个人是否贤良,只要到了他们的嘴里,必给安上一个不雅的名字。乡亲们把他们住的巷子叫作“猪嘴关”。
元祐年间,吕惠卿到当地做观察使,他身材瘦小,说话时喜欢双手比划。王景亮他们给起了外号叫“说法马留”(马留是猴的意思)。大臣邵篪因为在升殿的时候放了一个屁,被外放做了东平郡守。他的头发是自来卷,高鼻凹目像波斯人,王景亮之流给他起外号叫“泄气狮子”。
王景亮又做了一副对联取笑:说法马留为观察,泄气狮子做知州。
吕惠卿得知后非常恼火,暗中安排地方官,找个案子把王景亮牵连进来。社团成员无一漏网,全部被杖责流放,功名彻底无望。
上面两个故事,从冥冥中的报应到现实中引火烧身,“嘴损”者戒之。
上文中提到的刘贡父、吕惠卿都是宋朝的名人。苏东坡更被大家熟知。刘贡父眉毛头发掉尽,鼻梁塌陷,很像得了麻风。虽然他平时是个“毒舌”,苏东坡对他的调侃也很过分。苏东坡败于“乌台诗案”,也算是祸从口出。
也许当时流行攻击别人的身体缺陷,比如苏东坡和苏小妹互相作诗调侃。妹妹额头高,苏东坡作诗: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哥哥是个大胡子,苏小妹还击: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崔师经
崔师经是唐朝人,武则天时,有人诬告他的堂哥崔暄谋反。告密的人先把崔暄的小妾诱骗走藏起来,再到处宣扬,说崔家小妾要告发丈夫谋反,因此被杀灭口。
案子由御史张行岌负责,他侦查多日,并未发现崔暄谋反的证据。向朝廷禀报后,武则天让他再查,仍旧报告没有实据。武后大怒,认为御史与崔暄有旧,故意包庇,说道:“你如果念旧交宽待包庇,我就让来俊臣(著名酷吏)连你一并法办,到时候不要后悔。”
张行岌叩头说:“臣断案不如来大人,受到陛下重用差遣,是臣的荣幸。更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律法为准绳,不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好人,如果胡乱判案,随便灭掉一个家族,这不是法官应该做的事,也辜负了您的信任啊!”
武则天听了他的辩解,并不解气,厉声说:“崔暄小妾失踪是个明摆着的线索,如果真被杀了,那就不必找其它证据,谋反无疑。赶快去查,不然就同罪论处。”



张行岌很害怕,让崔家马上把小妾找到,不然就按谋反上报。整个崔氏家族行动起来,崔师经贴告示重金悬赏,但是并没人知道堂哥小妾的下落。他猜测家里出了奸细,于是假意对堂嫂说:“准备三百匹绢,我雇刺客把诬告者杀掉。”然后藏在暗处观察。
天刚亮,一个姓舒的门客匆匆出了家门。此人在崔暄门下好多年,一直谨言慎行,深得崔家人信任。崔师经在后跟踪,看到舒某去了告密者家中。片刻后舒某出来,接着,告密者去了御史衙门。
从御史衙门传来消息,告密者报告说:“崔家人打算刺杀我,请把这件事禀告皇上。”
确定舒某是内奸后,崔师经把他找到无人处骂道:“你这个阴险的家伙,如果崔家以谋反定罪,一定指认你是同谋。赶快告诉我小妾在哪里,我给你五百匹布归乡,足够你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然你就等死吧!”
舒某害怕,领崔师经把那个小妾救出,崔氏家族死里逃生。《大唐新语》
张宝藏
唐太宗时,有个叫张宝藏的侍卫小队长退休了。他回乡的途中,看到一伙打猎的年轻人,把猎物就地烧烤,大口喝酒。张宝藏不由叹息:“我活了七十年,从来没这么快意地饮酒吃肉。”
这时有个和尚路过,说道:“两个月内你就成三品官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说完走开,很快就不见了。张宝藏有些诧异,于是返回京城。
这时听说,皇上得了痢疾,太医们医治无效,正悬赏药方,有效者重赏。张宝藏想起自己也曾得过相同的病,用一个偏方治好,于是进献了那个偏方。
太宗皇帝按方服药,病情痊愈,赐张宝藏五品官,交给魏征办理。魏征认为这样是不合制度的,认为皇帝很快会忘记这件事,于是没有办理。
一个多月后,皇帝病情反复,又使用那个偏方痊愈。他想起提拔张宝藏的事,没见到有公文呈上来,于是把魏征找来询问。



魏征说:“不知陛下授他文职武职,所以一时没有办理。”太宗知道魏征推诿,大怒道:“治好一个宰相都能授三品官,天子还不如宰相?不要授五品了,直接授张宝藏三品官。”魏征不敢多说,赶快办理。《太平广记》
指导教练:vpickijt5q联系电话:158****91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巧用30条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历史,积累写作素材

下一篇:历史名人故事-老子的驴子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8 01:34 , Processed in 0.303038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