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早餐记录# 所有人的一日三餐

2024-5-3 12:02| 发布者: uc2o4ze4w0oenw| 查看: 134| 评论: 0

#每日早餐记录#

所有人的一日三餐,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各家的经济条件而制定的。老人和家里的儿孙们,也因年龄不同,口味不同、所摄取的营养不同而制作的早餐也不同。

我的一生里,个人的吃早餐也是经历了太多的演变,从一个受经济条件制约,每天只求能吃上一口热饭的状态变成了现在随意安排饭食的状况。因此,许多时候,虽然自己也吃的并不高级,但我觉得自己幸福指数特别高,因为不缺吃,只要想吃,什么食材都可以在超市买得到。

我幼年的五六十年代,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年代,每个人粮食有定量,没付食。有两年还规定,城镇居民不能自己开伙,粮食定量要交到当地公社集体食堂去。因此,那一年多时间,我们每天放学后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去公社食堂端回全家五口人的饭:一小盆稀饭。明显不够吃,而我的母亲每天也都会再烧上半锅水,锅里再倒些挖的野菜,再把稀饭倒过锅里搅匀,每人就可以舀一大碗稀饭了。在我16岁以前,我们家从没有吃过早饭,我们一年四季都是两顿饭。每天清早空着肚子去上学,在学校里,清早先上一节自习课,尔后学校组织全校学生集合在大操场上做早操,然后再上四节正式课,四节课下来时间就到中午12点,回到家永远都是饿的前心贴后背的。回到家,锅里永远是由妈妈早已平均盛好的,一碗不多的饭在锅里放着等着。那个年代,能吃饱饭的人家不多,所以,我的母亲常捏着我的胳膊心疼地说,看我娃瘦的和个麻郎子一样(注:母亲口中的麻郎子应该说的是螳螂,因为螳螂是细细的腿脚)。

时光来到1968年隆冬,我也到16岁了,作为当年高中、初中老三届学生中的一员,我们成为知青上山下乡洪流中的成员,从此离开父母离开家,踏向了走向社会的征程。

也就是从这时起,由于开始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开始吃起了一天三顿饭。早餐呢,不外乎是玉米面发糕,玉米面糊糊,再加点一点点咸菜。由于玉米面发糕不是像现在这样大量白面,再掺少许玉米面做成的发糕,特别的好吃。那时是纯粹的玉米面发糕,如果发玉米面时碱放多了,蒸出来的发糕味道难闻不说,咬到嘴里也是让人难以下咽的。以至于后来当了兵,终于可以尽情吃白面了,我平均每顿饭都可以吃四个馒头,感到终于吃上饱饭了。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经济实力还不雄厚,所以,我们当兵期间仅是能吃饱饭,如果从营养角度讲,那是无法和现在部队供给相比的。因为我们当兵三年多的早餐,一成不变的是白面馒头和玉米面糊糊及一点点咸菜,吃肉的时候也不多。像现在部队要求一个战士每天必须保证一个鸡蛋,每天要保证吃多少肉,我们当兵三年的早餐可从来没有吃过一个鸡蛋。

人生过的真快,真是星转斗移,自己转眼成了年过七旬的老人,胃口好了一辈子的的我,突然发现自已条件好了,却吃不动了,深感岁月不饶人,大自然的规律无情的把自已框进去了。尽管这样,我们老夫妻还是按照养生之道,每天给自己的早餐尽量搞得丰富些。

现在我们的早餐会是自己用七种面混合发酵后做的馒头(白面、高粱面、小米面、糙米面、麦仁面、黄豆面、豌豆面),及每天都会有的山药、红薯、鸡蛋,还会有羊奶或牛奶,自己调制的凉菜、醋泡花生米等,时不时还会切一碟牛肉。这一切放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千家万户家庭的早餐都不再是简单的吃饱便好,而是走向了丰富多彩、营养到位的自然境界。这一切,对我们这辈人来说,真是如梦如幻,仿佛进入了自由王国。

我的老伴常说我,你这个人吃饭从不挑剔,是个吃啥都香,吃啥都好的人。真的,饮水思源,身在福中要知福。现在的年轻人都赶上了好时代,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珍惜呢?人生再长,在岁月的长河里,也是转瞬即逝的一瞬间功夫,我们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潇洒过好自己人生的每一阶段,务必用自足常乐的思想和行动,书写自己平凡中的不平凡人生。
指导教练:吴春贤联系电话:186142483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为什么日本人又瘦又长寿?看到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心中有数了

下一篇:读书如一日三餐,应是一种生活习惯#鲍鹏山老师劝学#家庭教育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18 17:48 , Processed in 0.309622 second(s), 4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