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9)孝顺,从刷新父母的订阅号开始

2023-8-22 07:19| 发布者: yn31buneba| 查看: 129| 评论: 0

我婆婆的朋友圈是我见过的父母一辈人中最与众不同的。



一般来说,朋友圈里各位六七十岁的叔伯婶子、大爷大妈都在忙着转发“太可怕了!”“太恐怖了!”“不看后悔!”“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文章。我爸妈更是个中高手。我跟他们抱怨一句“工作活儿多钱少”,他们给我分享一条:《揭秘!国家主席一个月工资有多少?》;一起看电视,但凡有个外国人说外语,而我没有马上反应出来他说的是什么,他们就会默默刷一条:《还在找借口?虎鲸都会说外语了!》;最可恨的是有一次我让我爸帮我递杯水,没多久就看见他更新了一条:《劳动决定孩子的一生》,气得我直接把他拉进了“不看他的朋友圈”。



可我婆婆不同,她转发的文章总令我感觉格外亲切。比如:《循序渐进识别鸢尾花》《这个星球上游速最快的鱼是什么味道》,那来自文艺青年最爱的百科公众号“植物星球”“物种日历”;《英国脱欧后的新世界》《世界经济很平庸,不等于中国经济也不行》,那来自政论文章颇多的时政公众号“思想潮”“侠客岛”。这都是我自己平时也关注的公众号、看过的文章。她甚至还关注一些另类公众号,偶尔转发一下《关于大麻:估计你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之类的冷门知识,让我目瞪口呆。

终于有一天,当我跟我妈拌了几句嘴之后,头痛地看她分享的《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再看我婆婆分享的《每一位父母都要从神坛上被拽下来》,并引用文章说:“每个父母都要被拽下神坛,我反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说法,也不接受所有错皆属父母的指责。”



我忍不住对老公感慨:“你妈阅读品位好高!”结果我老公得意洋洋地说:“这都是我引导得好啊!”原来,在给父母买好智能手机、下载好微信软件、注册好微信号的那一刻,他就火速把自己平时关注的订阅号一一给他们关注上了,平时看到关于养老、旅游、时政等老年人关心的话题,以及一些专业医生的科普文章,还会分享给他们。“网上信息太多,你要帮父母学习利用和分辨。”他说,“就像他们当年引导我们一样,现在轮到我们引导他们了。”

细想想,我的确从来也没有把引导父母视作自己肩上的责任。看到他们在朋友圈转发那些莫名其妙的文章,无非是嗤笑几声。回家听他们说起网上不着调的消息,也不过是不耐烦地说一句:“别听他们瞎说!”偶尔辩论一番,话赶话,一言不合,还会吵起来,指责他们轻信、固执、缺乏分辨能力,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经历了世事起伏、人间沧桑,有着那么多的经验和阅历,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却对一些显而易见的谣言和高浓度鸡汤文毫无防备、束手就擒。



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我们再不用吃那么多盐和那么多饭,就可以借助网络了解他人的经验,学习新的知识,筛选掌握第一手的资讯,指导自己的实践。而我们的父母,只是不适应这个崭新的学习认知方法而已。这和童年时候的我们牙牙学语,一点点学会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和力量并无不同。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父母是以何等的细致耐心一遍一遍地教导我们啊!如今,易位而处的我们面对要从头学起的他们,怎么就只是无视甚至拉黑呢?

其实,我们对父母“太可怕了!”“太恐怖了!”“不看后悔!”的朋友圈的不耐和嘲笑,正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长大,既没有承担引导父母责任的自觉,也没有成功引导父母的能力与自信。一个真正成熟的成年人,应该是一个可以与父母平等交流、相互引导的成熟个体,而不再是童年时那个觉得他们应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小孩子,一旦幻想破灭,只剩失望与抱怨。



说到底,我们对于父母最大的爱和关心,并不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母亲节,朋友圈里的贴图怀旧和深情感恩;也早已不再是常回家看看,洗洗筷子刷刷碗。帮助父母和我们一起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享受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红利,在知识的更新中永葆年轻,才是我们最该为他们做的事。

《党员文摘》/《中国青年报》



相关链接: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给“萧山彭于晏”留点进步空间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母亲的鼾声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父母这么懂事,你不愧疚吗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母亲没有“朋友圈”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5)孝顺有时就是装傻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6)我的农民党员母亲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7)我是怎么跟父母和解的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8)背着岳父去旅行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9)别让父母觉得人间不值得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0)父亲和他的发小们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1)被岁月遗忘的幸福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2)没有点奢侈又算什么生活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3)我给妈妈当老师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4)渺小的温暖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5)儿子,为啥你的朋友圈变成了一条线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6)母亲的话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7)父母不欠你一句“对不起”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8)最珍贵的礼物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19)百年皂荚一生情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0)母亲的档案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1)一生为她做43顶帽子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2)在琐碎中成就自己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3)母亲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4)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5)最好的孝敬,是带父母跟上这个时代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6)母亲的书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7)在你离去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8)最贴心的月光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9)那个饱尝冷漠的人,给了我们一屋子温暖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0)回归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1)回首方知身是客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2)“车库孝女”朱晓晖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3)一生之信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4)母亲的安全感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5)来世我保证不摔倒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6)母亲的舍得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7)勃发在我生命中的泽兰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8)墙角的父亲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39)医者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0)不是每一步都在计划中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1)别样旅行8000公里,上司帮下属看望父母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2)等我们老了,还敢爱吗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3)请允许“人走茶凉”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4)温馨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5)我们总是对亲近的人苛刻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6)后娘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7)我爹是诗人

中国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8)陌路相逢的温暖
指导教练:yn31buneba联系电话:150****57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重阳节,3个亲情故事,看完第一个就沉默了

下一篇:一个关于长大、家庭和亲子关系的感人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2 08:42 , Processed in 0.436724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