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历史小故事,蕴含做人大智慧,深刻透彻!(行走社会必备)

2023-4-7 15:11| 发布者: zwlk9jk9ij| 查看: 161| 评论: 0

两个历史小故事,蕴含做人大智慧,深刻透彻!若能悟透,受用一辈子,行走社会必备。
故事一
朱文季和张堪同县。张堪在太学中认识朱文季,很赏识他,把他当作朋友看待,交往。张堪曾经拉着朱文季的胳膊说:“我想把妻、子托付给朱先生。”因为当时张堪已经很有地位和名望了,朱文季拱拱手不敢应允,此后再也没有和张堪见面。
张堪死后,朱文季听说他的妻、子生活贫苦,自己悄悄跑到她家去观察,发现果然如此,于是接济了她一大笔钱。



朱文季的儿子感到很奇怪,问他:“以前张堪想把妻子托付予你,你不能答应,为什么现在又作出这种举动呢?”
朱文季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肺腑之言,我在心里已经答应了他,所以要信守诺言。”
朱文季和同郡的陈楫关系很好,陈楫死得早,留下了一个遗腹子陈友,朱文季很可怜他。后来桓虞做了南阳太守,想让朱文季的儿子朱骈在自己手下做官,朱文季推辞了,向他推荐陈友,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为人讲义气。
一个人许下诺言容易,他常常不费力量,但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却要比许诺言时难上一千倍。朱文季能做到信守诺言,履行诺言,其人格的确令人称颂,是一位讲义气的君子。
事实上,从古至今,交朋友都讲个“义”字。因此,我们在对待友谊的时候,应多为朋友着想,而不能单从利益着手,应该尽可能多的为朋友做一些事,而不是向朋友索取什么东西,这样的友谊才能经得住考验,维系得长久。



故事二
苏轼是历史上的大才子,他的词脍炙人口。常言说:文若其人,苏轼的人格和他的诗词一样,令人扼腕称绝。
苏轼从海南回来,暂时住在阳羡这个地方。在阳羡,他和一个叫邵民瞻的朋友,经常一块出去游山玩水。邵民瞻帮苏轼找了一处房子,苏轼用一千文钱买了下来。
挑选了良辰吉日准备搬进去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两人出去赏月,信步行去,来到了一个村子,听见有个女的在大声哭泣,两个人甚是疑惑,便上前一探究竟,推开一扇门,见到了一个老妇人。苏轼问她为什么这么哀伤,老妇人抽泣着说:“我有一个老宅子,从祖上已经传了一百多年,我的儿子不争气,把它卖了今天刚刚搬出来,百多年的旧居,说离开就离开了,心里难受,所以才禁不住哭出声来。”



苏轼听了也替老人感到难受,又问她故居在什么地方,无巧不巧,刚好就是他花钱买的那处宅子。苏轼再三婉言相劝,对老妇人说:“你的那处老宅是我买的,我事前也不知道房子对您来说如此重要,老人家不要太伤心,我这就把它还给你。”当即派人取了买房的文书在老妇人面前烧掉,并找来她的儿子送她回到旧宅,一分钱都没有要她们的。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倾囊相助,实在是令人佩服。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道理正在于此。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人,永远都不要忘记向人伸出自己热情温暖的双手。
指导教练:zwlk9jk9ij联系电话:188****74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巧用30条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历史,积累写作素材

下一篇:40个励志的历史典故故事,让你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历史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29 11:27 , Processed in 0.680346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