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兵带妻子回大陆,原配守活寡等了50年,相谈1小时:无话说

2023-3-26 19:43| 发布者: ywptwnojon| 查看: 150| 评论: 0

1979年,家住台湾屏东县的蔡国栋收到了来自大陆老家的信。然而,原本其乐融融的蔡家却因为这封信闹得不可开交。
妻子情绪激动,一哭二闹三上吊,直言不想活了。儿女也对他十分不满,他原本高大的父亲形象因为这封信荡然无存。
那么,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能引起蔡家这么大的反应呢?在家庭重重矛盾中,蔡国栋又该如何修复破裂的家庭关系呢?



一封回信

1949年,国民党因为内部腐败、财政危机严重,导致民不聊生,军心溃散,最终狼狈离场,败退台湾。
国民党残军败将只能无奈地跟随大部队去了隔海相望的台湾。本以为这只是暂时的计划,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就是一辈子。
运气好一点人的也要等将近40年才能重回故乡,蔡国栋就是这样既不幸又幸运的人。
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身为国民党空军的一员,他和妻子被上级安排撤退到台湾。



台湾气候炎热、湿度较高、主食以大米为主。这边的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都与蔡国栋的老家山东大相径庭,这让他感觉十分不适应。
不过好在虽然背井离乡,但是妻子温柔体贴,对其照顾有加,让他在异乡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台湾当局给大陆来的官兵修建了眷村,供他们居住生活。蔡国栋一家被分配至屏东县的大鹏村。



在这里,夫妻俩接连生育了一双儿女,凑成了好字。一家四口挤在矮小拥挤的房子里,条件很差,十分不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收入与日俱增,生活品质有了极大的改善。最终他们搬离了眷村,在城里买了房子。
虽然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但是夫妻俩思乡情切,总是担忧老家父母身体状况,常常因此忧心过度、夜不能寐。蔡国栋的妻子因为焦虑过度,患上了焦躁症。
在台湾,像蔡国栋这样的异乡人还有很多。彼时,两岸关系水火不容,对于他们而言,回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1979年元旦,大陆方面率先打破僵局,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告台湾同胞书》倡议两岸尽快恢复来往,实现通邮、通航和经济交流。
同年,大陆邮局就全面放开对台邮寄业务。得知这个好消息后,蔡国栋一家喜出望外。
蔡国栋的女儿蔡怡在台大中文系本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留学美国。留学期间,她结交了不少大陆的朋友。



从小到大,她就听父母念叨家乡的一花一草,对父母有家难回深感同情,立志帮助父母回到故土。
如今大陆政策放松,是时候寻找家人了,蔡怡马不停蹄地联系大陆的知己,请求他们帮助寻找山东老家的亲朋好友。
物换星移几度秋,历经战乱饥荒,蔡家却一直未搬离故土,因为他们要等离家多年的蔡国栋归来。
彼时,蔡家老父母已有90岁的高龄。得知儿子还活着,他们相拥喜极而泣。
为了让儿子安心,他们请村上的教书先生手写了一封家书,讲述家中境况。信的末尾,他们还反复叮嘱教书先生一定要写上一句话。



不过当时的台湾当局并没有认同三通的方案,因此大陆寄往台湾的信件需要中转邮寄。
好在废了一番周折,家书终于是到了台湾。蔡怡是第一个拿到家书的,当时父母有事外出,她顾不上等父母回来,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先睹为快。
儿行千里母担忧,信的前半段讲述了蔡家老父母对儿子多年音信全无的担忧和思念之情,父母自知年岁已大,恐命不久矣,因此迫切地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儿子一眼。
看到这,蔡怡感动得泪流满面。然而信的后半段却让她震惊不已。信中说蔡家父母年老体衰,无法自理,全靠儿媳刘金娥精心照料,才能安享晚年。
刘金娥不足二十岁便嫁入蔡家,对公婆孝顺有加,恪守本分,是村里人人称赞的好儿媳。



蔡国栋离家后,蔡家穷困潦倒,蔡家父母害怕耽误儿媳青春年华,劝其改嫁。
然而刘金娥铁了心要等蔡国栋回家,这一等就是50年,其心可鉴,天地动容。
因此在信的末尾,蔡家父母极力要求教书先生加上一句话:金娥生活不易,愿蔡国栋能好好照顾她。
看完了家书,蔡怡知道了父亲的秘密,心里一时无法接受。父亲从来没有向家人说过他在老家有个明媒正娶的妻子,她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瞒着家人。
收到信的那天是蔡怡人生中最煎熬的一天,她对于是否将信的内容告诉母亲犹豫不决,那一晚她整夜未眠。



思来想去,她决定向父亲求证此事。父亲很快就承认了隐瞒曾经结过婚的事实。
虽然有所准备,但是当蔡怡听到一向敬重的父亲亲口承认这个事实,还是止不住内心燃烧的怒火,对父亲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家丑不可外扬,心情沮丧的蔡怡决定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哥哥。
听闻此事,哥哥也是无法接受,蔡国栋原本高大的父亲形象在兄妹俩的心中逐渐暗淡。
因为此事,蔡家阴云密布,不知情的蔡母也察觉出来家里的低气压,为此特地召开家庭会议,想要了解家中出了什么事。
兄妹俩一开始顾左右而言他,隐瞒事实。可姜还是老的辣,蔡母很快就察觉不对,让他们从实招来。



兄妹俩不知从何说起,暗暗发愁。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蔡国栋决定实话实说,坦白自己曾经结婚的事实。
这个消息对蔡国栋的妻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原本就有躁郁症的她情绪崩溃,病情发作,哭着闹着要自杀。
一家人顿时乱作一团,不知所措。好在蔡怡马上就回过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抱住了母亲,并不断地劝慰她。
蔡国栋及儿子兵分两路,展开行动。儿子趁着这空隙,抓紧时间将家里锋利的刀具、棍子等一些危险物品转移进仓库锁住。
蔡国栋则回房间取药,让妻子服下。服药过后,妻子也从原来的歇斯底里慢慢恢复平静,那么冷静下来后,她能否原谅丈夫的行为呢?



时隔50年再相见

不光儿女不理解蔡国栋,妻子更是如此,她无法原谅枕边人隐瞒事实,更接受不了自己不明不白就成了破坏他人婚姻的小三。
面对家人的指责,蔡国栋也是一脸委屈。他解释道当初娶刘金娥为妻,完全是父母之言,自己是迫于无奈妥协的。
这其中的缘由较为复杂,还是先把时间拨回到1919年蔡国栋出生,慢慢细说吧!



1919年,山东聊城的蔡氏夫妇先育有一女后,得偿所愿,喜迎长子的降生。
蔡家希望孩子能成为国家栋梁,遂给孩子取名为蔡国栋。之后的几年,他们又陆续生下了两个女儿。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蔡家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蔡国栋身上,倾尽全力培养他。
蔡国栋很争气,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备受老师喜爱。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他眼界开拓,立志为国家振兴而努力。
蔡氏夫妇十分传统,认为男儿应先成家后立业,因此在蔡国栋不满17岁时,就早早地为他物色好了妻子人选。



刘家与蔡家是同乡人,世代交好,俩家早有结成姻亲的打算。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
刘家长女刘金娥恰巧比蔡国栋年长三岁,在两家父母眼中,蔡国栋和刘金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蔡国栋崇尚自由恋爱,对父母包办婚姻的陋习嗤之以鼻,为此他没少和父母唱反调。
父亲气不打一出来,大骂其不孝,母亲则是不吃不喝,整日以泪洗脸。对此,蔡国栋于心不忍,最终选择了妥协。
就这样,他和刘金娥结了婚。刘金娥是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她都严格遵守,不敢有一丝逾越。



在精神上,俩人无法共鸣,这段婚姻注定是个悲剧。结婚后,刘金娥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这让蔡家人十分着急,为此他们多次有意无意地催生。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1938年,国内局势动荡,满腔热血的蔡国栋无处施展抱负,还要整日被父母催生,这让他郁郁寡欢,十分苦闷。
恰好此时,国民党正在各地招兵买马。得知消息后,蔡国栋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之后,他跟随部队来到重庆,并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学习。凭借着勤学苦练,他在学校和部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成为了一名空军教官。



1948年,他邂逅了一位温柔漂亮,接受过新思想,和他有共同语言的女生。俩人一见钟情,很快就陷入了爱河。
一开始,蔡国栋也曾犹豫是否将自己结过婚的事实告诉她。可是他转念一想,当初结婚是迫于压力,并非自己真心所想,再加上为了避免俩人心生嫌隙,才最终选择了隐瞒。
同年年底,俩人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彼时,战火连天,他们的婚礼十分简陋,只邀请了三五好友见证。
1949年,国民党一败再败,退守台湾。还处于新婚之喜的夫妻俩也只能远离故土,这一走就走了30年,直到1979年他们才和老家有了联系。



而对于海峡对岸的蔡家来说,自1938年蔡国栋参军后,整整41年,他音信全无,不知死活,蔡母的眼睛因为担忧儿子哭瞎了。
1979年,蔡怡托好友在山东聊城老家寻亲。消失多年的蔡国栋终于有了消息,蔡家上下激动不已,托寻亲人寄了一封家书给他。
这便是故事的来龙去脉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儿女们对父亲多了一份理解。
得知丈夫当年并不是真心所托,妻子也释怀了,俩人重归于好。时间很快来到了1987年,数以万计的老兵走上街头,勇敢地发出想要回大陆探亲的声音。



这场声势浩大的街头运动很快就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关注,舆论一边倒地同情老兵。在重压之下,台湾当局终于同意了老兵回家的提议。
蔡国栋也是老兵中的一员,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准备回家探亲。不过因为探亲人数过多,一票难求,蔡国栋及其家人因买不到车票,推迟了行程。
隔年,他们终于抢到了车票,一家人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然而,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蔡国栋的父母早在几年前便相继离开人世,蔡家四兄妹也只剩下蔡国栋和小妹了。
小妹早已结婚生子,原本热闹的蔡家如今只剩下了苦等蔡国栋50年的刘金娥。



时光冉冉,容颜已老,蔡国栋一开始并没有认出刘金娥,倒是刘金娥一眼就认出了他。
看着心心念念了50年的丈夫身旁的女人孩子,刘金娥心里有了数。她客气地招呼着丈夫和他的妻儿,眼里满是落寞。
这时,蔡国栋的妹妹得知哥哥回家了,急急忙忙从家里赶了过来,兄妹俩人相拥而泣。
从妹妹和刘金娥的描述中,蔡国栋的脑海中拼凑出了他离家后,蔡家人的生活轨迹和经历。
他自责没在父母床前尽孝,痛哭流涕,一度因悲伤过度而感身体不适。好不容易缓过来,他便不顾众人的担忧,执意前往父母坟前祭拜。



祭拜过父母,看望了亲朋好友,蔡国栋决定启程回台湾了。
临行之前,他的妻儿识趣地为他和刘金娥留下了独处时间,多年未见,他一时不知从哪打开话匣子。
看出了蔡国栋的尴尬,刘金娥主动向他讲述了蔡家父母的过往生活,她知道这是蔡国栋最想知道的。
除了父母,他们确实无话可说。
1小时后,当刘金娥讲完了公婆的后半生后,俩人便做了告别。
蔡国栋给刘金娥留了一些养老钱,算是对她的歉意和感激。之后,他们便回了台湾。



儿女回乡扫墓尽孝

1988年,刘金娥已经72岁了。等了大半生,终于见到了丈夫,她也算是了却了心愿,再无遗憾了。
蔡国栋走后,她独自一人生活,过得十分凄苦。蔡国栋的妹妹时不时会来看望她,只是蔡国栋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没过几年,刘金娥便因病去世了。去世前几天,她似乎有了预感,颤颤巍巍地为自己换上了寿衣,这是她省吃俭用买的。
除此之外,刘金娥还将自己所剩无几的钱全部留给了蔡国栋的小妹,钱不多,总共几十块钱,但可能是她一个月的开销。



最后,这个苦命的老人躺在床上,平静地合上了双眼。过了几天,小妹发现了刘金娥早已冰凉的身体,为她料理了后事。
刘金娥无儿无女,一直与公婆相伴,生前曾多次提及死后想要继续陪伴公婆。
小妹遵从她的心愿,将她安葬于父母墓旁,并将这个消息写信告知了哥哥。
得知刘金娥去世的消息后,蔡国栋沉默良久,眼里噙满了泪水,这一生他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刘金娥。
不过,他并没有在妻儿面前过多表露情绪,因为害怕妻子心里不舒服,从而导致旧疾复发。
2005年,蔡国栋的妻子因病去世。妻子去世后,蔡国栋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几乎忘却了所有的事,只记得故乡和父母。



儿女们知道父亲心里记挂着故乡的一切,只不过父亲因为年龄身体限制,不能常回家看看。
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2007年,蔡怡和哥哥再次来山东聊城老家,祭拜先人,看望亲朋。
时隔19年,聊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社会发展得十分迅猛。
唯有久无人住的蔡家老房子还是当年的模样,兄妹俩对此感慨万千。之后他们沿着记忆中的山路,祭拜了爷爷奶奶和大娘刘金娥。
虽然当初因为顾及母亲情绪,他们从未叫过刘金娥大娘,但是自从知道她苦等父亲50载,为蔡家牺牲一切后,他们就打心眼里认同了这个苦命的大娘了。



只可惜,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对刘金娥喊大娘了。彼时,蔡怡正在酝酿写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籍,父亲的故事给了她很多启发。
回到台湾后,她将所见所闻一一诉诸笔端。2018年10月,这本描述家人的散文集《忘了我是谁》正式发表。
书籍一问世,便被抢售一空,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汇聚成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读者无不动容。
在书中,蔡家老父母,刘金娥,蔡国栋及妻儿一一出现,述说着他们的故事,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大团圆呢?



结语

蔡家老父母很苦,时刻为儿子生死担忧;刘金娥很苦,守了50年活寡;蔡国栋及妻子也很苦,背井离乡。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每个人都尝不到甜头。幸好一切都过去了,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要知足常乐,毕竟再苦哪能有他们苦。

参考文献

1、凤凰卫视:《台湾老兵:发妻为其守活寡 等待一生见面一小时》
2、凤凰卫视:《台湾老兵的大陆新娘:白天当女儿晚上当妻子》
指导教练:ywptwnojon联系电话:134****45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重阳节,3个亲情故事,看完第一个就沉默了

下一篇:93岁母亲不远千里看望远嫁女儿,一场时隔50年的团聚!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19 05:13 , Processed in 0.382107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