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传奇故事:阳城

2023-2-15 13:21| 发布者: udk6e6eavkr8kk| 查看: 136| 评论: 0



唐代有一个人名叫阳城,他是定州北平人。为人谦虚宽和,敬重有礼,生活俭朴, 不慕虚荣。然而行事极有原则,是非分明。
阳城祖上都是做官的。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里非常贫穷。他很好学,但没有书读。为此,他特意跑到官府去,请求免费到集贤院当差,帮官府抄写文书。这样,他就能偷偷将集贤院的书带回家中来读。他昼夜不出户,六年间变得无所不通。他后来考中进士,但他却不愿为官。



于是远近的人都很倾慕他的学识和品行,来拜师求学的人络绎不绝。乡里人家发生了争讼,大家不去找官府,而是来找阳城裁决。
当地有一个人曾经偷了阳城家的树。阳城路上遇到他,怕他感到羞耻,于是主动躲起来,不让对方看到自己。
有一次家里断粮,他派家奴去买米。家奴买到米后,把米换了酒,喝醉了睡在路上。阳城奇怪他一直没回来,就去找他。家奴当时还没醒,阳城就把他背回家中。家奴醒后,痛悔着不停谢罪,阳城却说:“天这么冷,喝点酒而已,有什么过错呢?”
唐德宗贞元年间,阳城与自己的三弟隐居在陕州的夏阳山中。兄弟二人发誓终身不结婚。他们粗茶淡饭,草席布衣,生活过得十分俭朴,但却自得其乐,两人同住一间屋里。
后来遇到了荒年,弟兄俩躲藏行踪不与乡里人来往,免得有求于别人。他们经常采些桑树皮榆钱叶弄碎了煮粥,但是谈论起诗歌文章,却从来没有停歇过。
家里有一个奴仆名叫都儿,与主人也是一条心。因为将阳城兄弟比作管宁,乡里人尊敬又同情他们,就馈赠一些食物。但是赠送的食物稍微丰富一点,弟兄俩就关起门来不肯接收,或抛撒给饿着的鸟吃。后来,乡里人偷偷在院子里放了十几杯糠核,他们就坐在地上把它吃了。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管仲后代,汉末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过了一段时间,山东节度使听说阳城是高人隐士,讲仁义,于是派遣使者送来五百缣。阳城坚决拒收,使者因为事先得到命令,礼物不收下不准返回。阳城于是把这些礼物堆放在墙角,一件都不曾启封。
缣: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之古称。
没多久,有一个很有节气的士人叫做郑俶的,因为要办丧事,找人借钱借不到,路过阳城家门时,前来拜见阳城。



当时郑俶面容悲戚,身体消瘦一副病态。阳城留他吃住十来天,询问郑俶事情经过,还有他消瘦病态的原因。郑俶把实情告诉了他。
阳城就说:“您的情操令我感动,我这里有节度使最近送来的东西,我没有用处,算是帮助您尽尽孝道。”
郑俶坚持推让不肯要。阳城说:“您如果说的是真话,又何必推让呢。”
郑俶回答说:“您既然施如此重恩给我,等我心愿望了却事情办完后,就来给您做奴仆报答您。”于是收下东西离去。
郑俶到东都洛阳办完丧事,回到阳城这里,兑现之前的约定。阳城说:“你何必这样啊!假如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在一起读书学习就行了,何必要说来到我这里做奴仆?”
郑俶感动地哭着说:“如果是这样,我是何等的幸运啊!”
郑俶苦于记性不好,过了一个多月,阳城让他背诵《毛诗》,他虽然也是勤读不辍,但是当两人在一起讨论的时候,阳城提出的问题他却一个也回答不上来。郑俶感到非常惭愧。
阳城说:“你之所以学成这样,是因为你跟我弟弟要好,成天在一起分不开,所以才会如此。现在山北那地方有一个住所,有高大的茅屋书斋,你可以在那里去自习。”
郑俶非常高兴,很快搬了过去。又过了一个多月,阳城过去探访,跟他讨论起《国风》,郑俶虽然很用功,竟然还是回答不上来一句话。
阳城刚刚出来,还没走出二三十步远,郑俶就吊死在房梁下。送饭的童子看到了,吃惊地去告诉阳城。阳城悲痛地大哭,就像自己的身体被撕裂了一般。
于是让都儿带酒前去祭奠,他自己写了悼词亲自祭祀,自责不已:“我虽然没有杀郑俶,但是郑俶是因为我而死的!”
他自己脱光衣服,让仆人背着自己,让都儿用棍棒狠狠打了十五下。接着他披上孝服,厚葬了郑俶。于是他更加被乡绅们推崇看重了。
当时李泌是朝中宰相,向德宗推荐了阳城,于是朝廷召拜他为右谏议大夫。还没到京城,很多人都想像着他的风采,说:“阳城这个山里人学习刻苦,不求名利,如今担任谏官,一定能拼死恪守职责。”大家也都很畏惧他。



等他就后,发现谏官们频繁奏事,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放过。皇帝感到非常厌烦痛苦。
然而阳城却与自己的二弟还有客人一道日夜痛饮,大家都看不到他的人影,于是全说他徒有虚名讥讽他。
有人造访阳城的住处,准备问问他是怎么回事。阳城洞察到对方来意,请他入坐,强行让对方喝酒。客人推辞,阳城就自斟自饮。
客人没办法,只好跟阳城应酬同饮。结果,不是客人先醉倒在座位上,就是阳城先醉倒在客人的怀里,没办法听客人说话。
阳城跟自己的二弟约好:“我每个月得到的俸禄,你可以先看看我家里有几口人,每月吃米要多少钱,买柴买菜买盐要用多少钱,先留好,其他的全都送到酒铺老板娘那里,不要留。”所以他没有一点积蓄。
阳城虽然有时急用钱买那些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如果客人说什么东西好,阳城只要一高兴,就把钱给人家,自己不买了。当时有一个叫陈苌的,等到阳城发月俸钱的时候,常常跑去说些好话,每月都能有所收获。
阳城作为谏官,极力向皇帝建议,说裴延龄不适合担任相国,言词非常恳切,此事唐史中有记载。当时德宗在位,但是多数时候不给宰相权力,手下大臣因此随意办事。于是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这些奸佞之人都得到重用。
这帮人诬蔑宰相,毁诋大臣,陆贽等人都受冤屈被罢黜。皇帝盛怒之时,没人敢出言相救。阳城知道后,说:“我是谏官,不能让天子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了拾遗王仲舒,连续几天跪伏在殿阁启奏上疏,慷慨激昂地声称裴延龄是奸臣,陆贽无罪。



德宗大怒,喊来宰相议事,想要治阳城的罪。当时顺宗还是东宫太子,独自为阳城开脱,阳城这才幸免获罪。
金吾将军张万福听说有谏官趴在殿阁力谏,于是快步赶去,到了延英门,大声喊道:“朝廷有直臣,天下必然太平啊!”
他去拜见阳城和王仲舒,说:“你们这些谏议官员能这样劝谏说事,天下能不太平吗?”说完连声高呼“太平,太平”。
张万福是武将,当时已经八十多岁。阳城从此名重天下。皇帝那时节天天想要让裴延龄当宰相,阳城说:“假如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拿白麻去毒死他。”德宗最终没有让裴延龄做宰相,都是得力于阳城。
后来阳城竟也因为裴延龄的事情,被改任为国子司业。他来到国学,就召来全体学生,跟他们说:“但凡学生要学习,是因为忠和孝。你们中间难道没有人很久没有回家探亲吗?”第二天,请求回家的学生就有二十多人。
有一个叫薛约的人,曾经跟随阳城学习。这人性格狂躁,因为出言不逊而获罪,被流放去连州,孤苦伶仃无所依靠。
后来他逃离了连州,官府通过追查行踪在阳城家找到了他。阳城让上门抓人的官吏坐在门口,自己与薛约饮酒诀别,又流着泪将他送到郊外。
德宗听说这件事后,借口阳城窝藏罪犯,将他赶出京城,改任为道州刺史。太学生王鲁卿、季偿等二百七十人前往皇宫,乞求德宗收回成命。连续几天,大臣们被堵得无法上朝,奏章都送不进去。
在道州,阳城对待下属如同对待家人一般,该罚就罚,该赏就赏,不把官署中文书簿册的记录当回事。
道州本地百姓个子都很矮,每年官府都要分配名额到乡户,让他们进贡侏儒,称为“矮奴”。阳城觉得这种做法是以良为贱,侮辱人格,同情被贡家庭有离异的痛苦,于是他就不进贡。
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当地百姓知道后,无不感激得落泪。
道州前任刺史犯有贪赃罪,观察使才把他抓起来审问。有一个小吏,跟前刺史的关系很好,他把对方做的一些不法事告发出来,以为这样可以立功。阳城立即找个由头将他杖杀打死了。



道州赋税交不上去,观察使几次催促责备。州上官员考核政绩,阳城在自己那一栏写下:“虽然做得很辛苦,但是征税不力,政绩太差,评为下下等。”
观察使派遣判官到道州来督促税赋。判官到了州里,很奇怪阳城不出来迎接,就问州吏怎么回事。州吏说:“刺史听说判官来了,认为有罪,自己把自己关在监狱里,不敢出来。”
判官大吃一惊,连忙到狱中去拜见阳城,说:“使君您有什么罪!我是奉命来问候您的。”判官留在道州一两天没走,阳城于是不回家里;门外有旧门板倒在地上,阳城早晚都在上面坐着躺着。判官觉得心里不安,于是告辞而去。
这之后,观察使又派其他判官前去查办。这个判官很正直,不想去查办阳城,于是带着妻子上路,半路逃之夭夭了。
阳城担任江华都时,每天煮两斛米的饭,一大罐鱼汤,从朝廷使臣到草野村夫,都在一起随意食用。他还摆放了用餐的碗勺,就像路口布施一样,真是恩泽于众人。



顺宗登基即位,下诏征召阳城回京城任职,但这时阳城已经去世,享年七十岁。顺宗很同情阳城的遭遇,当年四月,赐给他家二百贯钱,由州县给付,用于阳城的丧事以及将他归葬故里。
(出自《乾(月巽)子》《新唐书》等)
我是笑古奇今,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哦,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源源不断推送给你。

指导教练:林霞联系电话:134623491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巧用30条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历史,积累写作素材

下一篇:名人故事(珍惜“时间”的鲁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7-1 15:04 , Processed in 0.750450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