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锦囊丨企业的不同阶段,钱这事儿到底该怎么搞定?

2023-1-16 08:36| 发布者: 金牌导师一杨霞| 查看: 187| 评论: 0

2022年,疫情不断反复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局部冲突、美国加息缩表等外部因素又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作为企业的CEO,有太多问题有待解决:维持健康现金流、战略和组织调整等等。企业家们亟需在各种不确定性中,拿到更多可以帮助驾驭风浪的实用锦囊。

36氪始终深耕创投人群,于2022年下半年特别策划了重磅直播栏目《CEO锦囊》,希望能够就创投圈关心的真问题,邀请学界、企业界一起,以圆桌对话的形式,在节目中为大家提供更深度的信息和指南。

长江商学院是中国顶尖的商学院,不仅有优质的师资力量,也培养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商业领袖。《CEO锦囊》新一季,36氪将联合长江发起“教授季”,以商学院教授为主嘉宾,每期对谈1-2个公司CEO,以灵活的线下圆桌/线上连线等丰富的形式,从财务、人力、战略、管理四大领域入手,深入解读公司运行的基础逻辑。

《CEO锦囊·教授季》第一期直播由36氪内容总监方婷主持,【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和【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全程参与,聚焦企业非常关注的财务问题,展开谈一谈企业在财务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之策。

本期CEO锦囊中,嘉宾们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1、如果企业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需要足以维持多少个月?

2、严峻的大环境下,如果企业估值骤降,创业者应该怎么应对?

3、创业中难免遭遇融资困难的时刻,CEO应注意些什么?

4、企业做预算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

5、企业有哪些降本手段?降本到底应该怎么去降?

6、面对尽调,企业应该怎么应对?

7、面对收购和合并,企业应该注意什么风险?

Q1:如果企业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需要最少维持多少个月的现金流?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在我来看,低于两年就已经挺危险了。现在的融资环境不好,如果现金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运转24个月,那就必须要马上采取措施,原因是企业要做好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里融不到钱的准备。融不到钱意味着你要把烧钱的速度压下去,或者采取一些短期措施把成本压下去,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一般情况下,企业要保证现金流能支撑企业运转6到8个月的时间,这也正是整个融资流程走下来需要的时间。如果外部的融资环境不好,融资所需要花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原来需要6个月能融资成功,现在可能就需要12到18个月。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在手里保持较多的现金,否则企业就过不了冬。

Q2:严峻的大环境下,如果企业估值骤降,创业者应该怎么应对?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对于创始人来说,要认清现实:有可能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不管企业经营地好坏,都不太容易获得融资,或者不能维持原来的估值。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创始人需要把烧钱的时间拉长,等到市场回暖,或业绩表现更好的时候再去融资。其次,如果实在不行,创始人需要和投资人好好谈谈,获得投资人的支持,让其在一些条款上“放你一马”,这样你至少还能够融到救命钱。这两个方面,创始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企业的估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转变,企业的估值也会高低起伏。企业创始人如果预期到了经济周期的变化,就应该在资金充裕时有的放矢地花钱。如果创始人预期未来融资会比较难,那么之后每次融资的时候就要考虑好签订的条款,不要轻易签署对赌协议,为了实现短期的业绩达标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增长前景。

Q3:创业中难免遭遇融资困难的时刻,CEO应注意些什么?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融资条件好的时候,企业还是尽可能融些钱。上一次创业的时候,我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着融资了3次。2011年之后有一段时间融资环境就变差了,我们就做了一些资本操作,也就是通过卖掉一部分资产来获得资金。

在现金流不足时,除了裁员,企业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段,比如暂时不投一些长期投资,原来可以不做的一些短期能赚钱的生意现在可能需要去做,还有就是降低对估值的预期,以更低的估值来融资。

当然,如果有一笔融资企业不拿就活不下去了,那这笔钱肯定得拿,先活下去再说,否则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企业尽可能不要走到这一步。拿了这笔钱,创业者可能就会丧失对企业的控股权,变成小股东了,这个时候就要去想如何退出的问题了。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创业者需要非常小心。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融资的多少是基于企业的估值。融的钱越多,让渡的股权就越多。如果创业者现在想多融点钱,就要对未来有一个预期,即未来的几次融资过后,是否还能保有控股权?有的时候,钱当然重要,但对创始人来说,是否持有控股权,能否按照一开始的想法把企业经营下去也是很重要的。

Q4:企业做预算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说实话,去年之前可能还没那么严,但今年开始就必须得每个月去看预算了。我也授予财务更多、更高地权力,让他们来做预算的预警,各项费用必须得卡着预算来。为什么?做预算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成本预估的还OK,但收入往往预估的过于乐观。最后发现,钱花了之后没有挣回来,里外里一出一进,利润就会相差很大。所以,创业者需要不断地根据收入状况来调整成本,如果收入未达预期,就必须把成本压下去。所以说,预算必须要去做滚动的。

另外,我觉得从业务部门的角度来看,包括老板在内,还是要尊重财务预估的模型。当然,你可以不断地优化它。如果脑袋一热就把钱花出去了,是要出问题的。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企业制定的费用预算和成本预算,其实都是在预估达到销售额的情况下需要花出去的钱。如果销售额未达到预期,成本和费用超过了预期,管理者应该怎么办呢?销售额达不到可以,但是要找出是谁的责任,并在下一季度进行调整。

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年度预算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年度预算可以排除掉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但是对于初创型企业,年预算太长了,按照季度或者按月来做预算复盘是比较合适的。

Q5:企业有哪些降本手段?降本到底应该怎么去降?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有一些创始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只要规模上去了,某些成本就降低了。但是,企业规模上去,有可能只是烧钱烧得更快了,效率依然没提升,甚至某种程度上还降低了。我觉得,今天有更多的创业公司应该要更加关注人效了,人效提升前就不要去扩张。如果之前已经扩张了,需要先压下去,这个时候裁员可能就是对的。

举例来说,从去年起,我开始租办公室,办公用具,甚至是电脑,这对于控制现金的支出是有一定帮助的。此外,我也越来越多地愿意去采购软件,因为大部分SaaS软件都是用来解决降本增效问题的。

做好过冬准备,不仅要体现在意识上,也要体现在行动上。从一些小的地方开展降本增效措施,对企业现金流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要向企业内部传递一个信号,即企业所有的地方都在精打细算。就像任正非所说的,将“寒气”传给每一个人。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除了裁员之外,企业可以选择一些灵活用工的方式,将用工的成本从固定成本变成变动成本,这样就能降低企业的一些相对风险。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产品成本占总体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间接成本的分配对于企业的降本增效有着很大的意义。所以,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企业一个常规的办法就是实现规模化,以及用料的标准化。

Q6:面对尽调,企业应该怎么应对?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对于早期创业者,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的隔离,以及在税和社保方面要做的规范一些,否则投资人在尽调中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最终导致整个交易失败。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企业要了解尽调的目的,并据此做准备。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尽调的目的就是想要到企业看一看,把企业能提供的各种报表进行核查,看是否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利润状况,以及现金流的稳定程度。确认了这些信息以后,再通过不同行业比较适用的模型来推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状况。最后通过现金流来估算企业的估值。

Q7:面对收购和合并,企业应该注意什么风险?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那恪



如果收购的目的是实打实地经营,企业文化就很重要,要看两家企业的文化是否契合。另一方面,还要看收购的价格,考虑收购后该企业是否能带来相应的利益。小企业被收购后业绩如果出现下滑,也会影响收购方企业的估值。

【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的结构。我之前曾卖过两家公司,其中一家卖给了360,还在360做了4年的高管。两家公司合并成一家,企业文化和人员的融合是要花很大的功夫的。总之,公司收购和融合一般都是凶多吉少的,有70%的概率会失败。

国资收购民企的话,由于双方的制度不同,收购后是否能保持契合,是否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可能是较大的一个考量因素。

采访丨方婷 作者丨李栓
指导教练:杨利霞联系电话:177718145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历尽沧桑后的人生感悟

下一篇:焦点分析|字节跳动花90亿买来了什么?Pico 4交出成绩单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7 08:38 , Processed in 0.262937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