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56亿跻身六安富豪榜第三,70岁杜应流的铸造之路

2022-11-20 08:31|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76| 评论: 0



人物简介



杜应流,现任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总裁。高级经济师职称,同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代表、六安市工商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首届十大民营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中华百名优秀徽商等荣誉。
到2021年,其身价约56.6亿元,位居六安富豪榜第3名。


2022/11/07



作者/朱冬冬
排版/夏雨航
审核/张旭东
<hr>“核能设备,精密设备,航空发动机叶片,航舶汽轮机涡轮……”
这些需要核心技术的尖端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国家之重器的核心零部件。这样的企业既需要堆技术,又需要堆人才,用钱还不一定砸的出来。而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很让人诧异,它既不在北上广,也不在江浙沪,而是坐落在大别山的腹地——安徽六安霍山县。



图为应流集团LOGO
杜应流一心扎根大别山,于是应流集团在此地应运而生。他先从铸造业做起,30多年过去了,他已经带领应流集团成功从A股上市,产品远销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并和13家500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和战略合作关系。应流集团现已成为了集铸件、锻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少小离家,报效祖国

杜应流,1952年出生在安徽霍山县新店河乡。杜应流出生还不满8个月,母亲便因病而去。从小家庭饱尝贫困之苦的他,比起同龄人更加成熟。家里面人口众多,光兄弟姐妹就高达10人,母亲去世后一家人的生活担子落在了父亲的肩上。杜应流不愿让父亲一人过度辛劳,正当求学年华的他,决定辍学打工补助家用。
14岁那年,他离开了学校,踏上了自己的木工学艺之路,一做就是5年。19岁那年,正赶上应征入伍的时节,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之下,杜应流决定穿上军装,报效祖国。杜应流为此特地选择了条件更加艰苦的西藏边境地区当兵,一晃又是五年。
五年的军旅生活给杜应流的人生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也为他后续建立应流集团打下坚实的基础。


摸爬滚打,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1976年,杜应流脱下军装,退伍回乡,他从酒厂一个月25元的合同工做到油坊的会计,再干到公社企业办公室主任……杜应流一路摸爬滚打,不论活大活小,杜应流总是认真对待,不敢怠慢。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祖国大地,也吹到了霍山这个小县城。“嗅”到商机的杜应流开始将眼光瞄向了运输,为此,杜应流在战友的帮助下学会了开车,又从信用社贷款了8000块钱买了一辆二手的解放牌卡车,准备在运输业大干一场。



图为解放牌卡车
在当时,三轮车作为主要运力工具的情况下,市场上一直处于“车少货少”的境地。就这样杜应流“一个人,一辆车”熬过了早期艰苦的创业期,凭着“解放牌”卡车,杜应流揽下了不少生意。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杜应流掘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凭着自己的“生意经”把“一人一车”的单兵作战扩展到了“4辆货车”的运输小团队,并在新店河地区当地小有名气。这只运输队里的成员也是日后杜应流组建应流集团的原班人马。


围困之下,弃车而去

车队的发展逐渐壮大,但由于霍山新店河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且市场较小,运输队业务基本趋于饱和。杜应流便开始“腾笼换鸟”,将整个车队迁到了霍山城关镇。也正是这次转移,给杜应流带来了人生和事业上的巨大转变。
从新店河来到霍山城关镇后,他们这一帮农民车队进城创业的事迹,在当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还引起一股“创业致富”讨论的热潮。运输队的创业故事受到了相关媒体的报道同时获得政府方面的支持。一时间,杜应流声名大噪。
但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看到运输队赚钱,都一窝蜂地都跑起了运输,跑运输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日趋白热化,利润率也一降再降。
无奈之下,杜应流放弃了跑运输的业务。


转型制造业,隔行如隔山

“精雕细琢方为器,千锤百炼始成钢”。
运输队的失利并未让杜应流过度消沉,时年三十多岁的他,在1986年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杜应流决定把创业方向瞄向工业制造领域



图为应流集团厂区
杜应流集结运输队的朋友,并掏出了自己全部的身家,在霍山县办起了一个小型铸造厂。杜应流结合霍山地区地矿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联合中科院研究所在霍山建立了“中科院霍山联合化工冶金厂”。



图为应流产业园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作为外行人的杜应流并没有充足的经验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接连三个项目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夭折。
几番折腾下来,靠着运输队攒下的家底几乎已经见底,杜应流为了偿还外债,甚至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变卖了出去。
在接二连三地被泼冷水后,杜应流痛定思痛,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自己失利的原因。经过几番思想挣扎后,杜应流决定利用化工厂剩下的频炉,做砂型铸造。
“做砂型铸件对我们来说是从零开始,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杜应流回忆道。



图为应流集团大厦
但杜应流没有被吓退,他一边带领技术人员攻关技术问题,一边学习企业管理,多管齐下,事事亲力亲为。
为了开发市场,杜应流带着团队全国到处跑,白天上门求人,晚上睡在车里,吃的是泡面配咸菜。当时公司一年营收只有3000万,外面负债却达到了4000万,等于倒欠1000万,为了解决公司负债问题,杜应流拼了。
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挫折之后,杜应流渐渐地稳住了企业的阵脚。杜应流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走上了跳跃式发展的道路。“无心插柳”的杜应流,在铸造之路上,让应流集团自成一片林荫。


百折不挠,步入正轨

在处理好企业的“三角债”之后,杜应流从最低端的铸件做起。同时,为了打通应流的国外代工的市场,杜应流前后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带着铸件参加世界铸造会议,在参加会议期间,他大受震撼,发现国内的铸造业和国际铸造业还存在很大差距。



图为应流车间
“要产品没产品,要样本没样本”是当时杜应流所面对的巨大难题,为了弄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杜应流意识到首要问题还是先得让企业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希望。
于是,杜应流瞄准机会,向客户提出“由毛坯销售—加工零件销售—零件组合化”的销售模式。同时为了驱动整个企业的业务,杜应流带领企业细化战略规划,加快布局产业。



图为应流建成的热等静压中心
杜应流在企业总体发展上定下四个方针:一是将占企业产品序列过大的中低端产品逐渐地淘换;二是大力发展企业外向型产业,提高产品的利润率;三是持续创新,延伸整个产业链,聚焦航空、核能两个方向发展;四是做具有核心技术、附加值高的高端材料制造。
杜应流用行动回答了时代对应流集团的提问。


拥抱世界,自主自立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人才、装备的投入和支撑。”



图为工作车间及产品
为了在山区留住人才,应流集团在企业内创建了自己的大学。2002年,“应流职工大学”正式落地,和国内众多985、211高校展开合作,目前应流职工大学已培养众多企业内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如今的应流集团已是尖端制造业的排头兵,形成了霍山高端部件、六安航空装备和合肥核能三大产业基地的产业格局,应流集团的规模越扩越大,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



图为应流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展示
回望应流集团30多年的发家史,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核心的灵魂人物能使得企业走得更远、更长、更好。
关于霍山和应流集团的故事还在继续,杜应流没有被“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思想捆绑,杜应流期待着他的产品能够和国之重器一起“遨游天地”。
<hr>
本内容属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
东方甄选说“预制菜是猪狗食”,老字号同庆楼能同意吗?
薇娅在最孤独的双十一,拿下两个IPO
美的市值缩水近4600亿,“一介书生”方洪波能否再“铁血破局”?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格局到底是是什么?

下一篇:江苏溧阳:“红色引领、绿色共富”,“一片竹林”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19 06:48 , Processed in 0.337494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