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道德模范王红梅:用爱化解生活的苦难

2022-11-15 14:20|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77| 评论: 0

王红梅,石嘴山市第七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22年,47岁的王红梅,有件大喜事——大女儿出嫁了。
“妈,最近天气热,您注意身体。等下个周末我们再来看您!”
“你俩工作都挺忙的,就不要忙忙赶过来了。家里都挺好的,不用惦记,难得有个周末,你们好好过过‘二人世界’!”8月7日,周日的下午,王红梅将女儿女婿送到门外,殷殷叮嘱一番,笑呵呵地看着两人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久久。忽而,她抬头看着碧蓝的天空,目光仿佛穿破了云层,看向了遥远的天际——
“弟弟、弟妹,你们在天上也在看着他们吧?女儿出嫁了,嫁到了银川,嫁给了爱她疼她的人,你们放心吧。”
没错,她的大女儿,其实是她亲侄女,也是一名“遗孤”。多年来,她将侄女视若己出,悉心抚育教养;对罹患重病、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丈夫不抛弃不放弃,尽心照料看顾;用柔弱双肩扛起千斤重担,用温暖亲情化解生活苦难的故事在石嘴山这片热土上广为流传。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王红梅走过的47载春秋,唯有“命运多舛”四字——1983年,因不堪忍受丈夫的长期虐打,王红梅的母亲提出离婚,带着她和弟弟远嫁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镇。
在新家里,尽管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可生活到底平静下来。17岁时,母亲和继父还给她生了一个小妹妹。一家人过得简单而幸福。
然而,就在王红梅读高三那年,罹患子宫癌的母亲突然撒手人寰。沉浸在悲痛中的王红梅还未及反应过来,继父又因突发心梗猝然离世。
短短数月间,两位亲人双双离世。这样的打击对一个19岁的孩子来说,该是怎样的痛彻心扉和茫然无助!王红梅仿佛一夜间长大。长姐如母,她决定放弃高考,以“共同抚养弟弟妹妹”为条件自嫁其身,挑起了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重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多年含辛茹苦,换来了弟弟妹妹的茁壮长大。眼看着弟弟娶妻、生子,妹妹也有了弟弟、弟媳照顾,王红梅正待缓口气却突然接到了弟弟、弟媳遭遇车祸双双殒命的噩耗。
悲痛过后,她毅然决定收养已成“遗孤”的2岁侄女,视若己出,悉心照料。
然而上天似乎不肯放过这个坚韧的女人。2014年5月11日,噩耗再次传来——丈夫遭遇车祸,生命垂危。
王红梅花光积蓄,不惜举债,全力救治。丈夫侥幸保住了性命,却左眼失明、大小便失禁、无法行走、不知饥饱、不认识人、不会说话,还伴有术后癫痫。
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十几万元的外债、刚考上大学的大女儿和正上初中的小女儿,王红梅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迎战生活的苦难。
喂水、喂饭、喂药、洗澡、洗衣、做饭、端便盆……照顾丈夫衣食起居、不间断搀扶他做康复训练,上下班、照料孩子学习生活,王红梅每天早上5点起床,零点后方才休息。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丈夫渐渐有了起色,能行走了,能吃饭了,能上厕所了……每一次进步都让王红梅热泪盈眶。因为只有她知道,这些小小的进步背后,她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尽管生活赋予了王红梅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可她却始终积极乐观,将这个几度风雨飘摇的小家经营得井井有条、和谐温暖。2020年,大女儿研究生毕业,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小女儿也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丈夫也基本能够生活自理,只是偶尔会犯些糊涂。日子终于越来越好了。今年更是喜事连连,大女儿出嫁了,在银川安了家;王红梅的工作也从惠农调到了大武口,出行更方便了。马上就读大三的小女儿利用暑期找了份工作,竭力为母亲分担;就连丈夫也如常人一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一日三餐,再也不用王红梅担心得两头跑了……
王红梅很知足,她笑着说:“等小女儿出嫁了,我也退休了,到时候,一家人健健康康的,共享天伦之乐,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重阳节,3个亲情故事,看完第一个就沉默了

下一篇:泪目:她和爷爷的故事感动了“依然在故事中的孙女们”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8 10:23 , Processed in 0.296392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