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堂课,5年公益路

2022-8-29 22:04|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73| 评论: 0

3月28日,又是一个周日。下午三点刚过,王庆晏放下未整理完的行装,匆匆开车从桥北赶往团结街道东门社区,提前等候来上书法课的学生们。



300多堂书法课,5年公益路,是王庆晏走出校门后,交上的第一张人生答卷。1993年出生的她,从7岁开始学习书法,坚持至今。2015年12月,她进入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一名神经外科护士,此后每天的"两点一线",让人感觉枯燥又乏味,半年后,她选择了在业余时间做一名公益书法老师。

做公益不止是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受新冠疫情影响,书法班2020年停课一年。3月13日,40余名学员终于盼来了他们的庆晏老师。为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团结街道东门社区积极与科尔沁志愿者协会接洽,公益书法班喜迁新址,正式"落户"东门社区。仅仅半个月时间里,就新增学员近10名。



书法班开办初期,学员以在职人员居多,这里是他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好去处。时间长了,班里多了孩子们的身影,还有几位家长成了孩子的"同学"。
"来上课前,我征求孩子的意见,说今天风大还去上课吗?她老大不乐意了,说哪能因为天气不好就逃课呢!"庞琬琳的妈妈是年轻的"90"后,却对传统文化教育"情有独钟"。 她开心地告诉记者,女儿今年6周岁,现在国学幼儿园上大班,孩子乖巧懂事,《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能背诵如流,还经常给大人们讲餐桌礼仪,学习书法是女儿自己选的。



侯维霞是科尔沁志愿者协会会长,也常参加书法班学习,是公益活动最坚定的支持者。"每天的事物繁杂琐碎,练书法有助于我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她无奈地说,为了丰富书法班的学习内容,协会曾尝试联系过其他教硬笔书法的老师,可人家要收课时费,书法班是纯粹的公益性质,没有收入来源,也只能作罢。

相比不少同龄人把业余时间花在逛街、K歌、打游戏上,王庆晏宁可宅在家里练书法。作为一名住院部护士,节假日无休,赶上患者多时,她手机计步器上的数字超过1万是常事儿。"我在工作时间特别忙,教课时感觉踏实又舒心,能让我在忙闲中取得平衡。书法班的学习氛围特别感染人,还能激励我不断进步。"王庆晏说。

"我们这代人很幸福,不愁吃、不愁穿。但生活节奏快,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撑。"因为有自幼学习书法的经历,王庆晏受益良多,家人也很支持她做公益。她说自己有正式工作,不需要通过教课赢利,做公益不止是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

当天下午,王庆晏本已请好"年假",准备周一去外地办事。按说,书法课是公益性的,暂停一次也无可厚非,可担心影响学员们的兴致,她还是决定不落课。
"不怕来学习的人多,就担心人少,那样我会很失落。"因为倒班的原因,王庆晏的上课时间可能随时调整,但她仍坚持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都是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授。



从事公益,是一个人对社会抱以善意和爱意的行为。然而,社会上总会有些极少数,发出不友好的质疑声,王庆晏则泰然处之,"我只想实实在在地做公益,追求精神境界的纯净。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爱上传统文化,我就很满足。"

工作中,她是敬业忙碌的白衣天使;生活里,她是温婉安静的气质女孩;课堂上,她是随和可亲的书法老师。用墨香书韵调和快节奏的工作,王庆晏很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她把爱心公益当成一种信仰,不忘初心地坚持着。
一个人的公益路,可能泥泞难行;而一群人相伴相扶,就会走得更远。有东门社区的全力支持,在科尔沁志愿者协会这个公益大家庭中,王庆晏感到幸福而愉快,她说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呼吁大家多关注传统文化,希望更多人参加到公益活动中来。(文/图 记者 李晶 赵迎春 哈申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故事:三个寓言故事,看懂的是明白人

下一篇:通辽市首届公益活动大赛落下帷幕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4 23:38 , Processed in 0.267163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