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误区:这些错误的排毒观念,不知毁了多少人

2022-6-1 13:28|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253| 评论: 0

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人越来越多,排毒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但网络上众说纷纭,各种说法究竟是否有真实的科学依据呢?哪些原本就是错误的方法,却被你使用了?哪些方法是对的,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误区1、吃越多苦的食物排毒效果越好
大家固有的思维可能会认为苦的食物含有清暑止渴、健脾开胃、解毒明目的效用。苦可以清热泻火,这个观念没大错。特别是人经常会上火,如口干舌燥、喉咙肿痛、心烦易怒等,这都是上火的表现。

上火了,就该败火,把火降下去,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吃大量的苦瓜。





但是清的不一定是心火,大部分人是肝胆之火和胃肠之火。如果不能对症下药,一概而论。吃过多苦味食物,会导致胃部不适,出现副作用,如恶心、呕吐或泄泻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常见的上火症状。





胃火

症状:表现在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胃口不好等。胃火还分虚火和实火。虚火一般是劳累过度,这部分人一般都有老胃病的底子。实火一般是吃出来的。多由酗酒、饮食辛辣等引起。
中医认为,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




调理:降胃火可以吃百合绿豆粥:百合与绿豆都具备清热解毒和降火能力。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将绿豆和百合煮15分钟后,再放入大米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适后即可,适当加入冰糖。


肝火




症状:表现在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睡眠不稳、舌苔增厚等。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经常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使得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加重肝脏的负担。

调理:要预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够、心情放松,一些简单的药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肝火旺盛的人,要多吃些木耳、菊花和莲子这样偏凉的食物。少吃辛辣、煎炸的食品。




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经常用脑者。


心火




症状:心烦急躁、心中烦热,失眠、便干尿血、口舌生疮等。心火也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失眠、健忘等。

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病的人常有此类症状;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心烦易怒等,身体健壮的中青年人容易出现。

调理:心火的预防办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寒温适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用黄连、莲子心等药物清心泻火。




冰糖莲子汤: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清心去热”,除烦热、清心火、养心安神,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作用。

这几种有关上火类型的区分方式你学会了吗?可不要一上火就吃苦瓜哦~

误区2 汗蒸可以排毒,那就每天汗蒸

这个思想大错特错。几年前汗蒸馆大火,他们宣传时说汗蒸可以减轻体重、排毒养颜、疏通经络等作用。大家一听有这么多好处,那要去试试看。试了一次,出了很多汗,蒸完以后浑身轻松。




汗蒸不用出力,坐在那里就可以出汗,排毒,我要天天来蒸。其实大家想要让身体变得健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们做事讲究适当,过满则亏。适当的出汗是排毒,汗蒸排毒本没错,但假如没事天天去汗蒸,就不是排毒,而是折腾。《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中医还有这样的说法,叫“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等等。

出汗多了就是伤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足以见得血汗同源。有的人会有疑问伤什么血?伤的是心血。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出汗过多伤气血,所以毫无节制地汗蒸,心脏会变差,会出现心慌心悸悸等症状。

汗血同源在生理学上成为津血同源,汗的本质就是水,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汗就是水。水被我们喝进体内后,还是要经过体内气机的转化,在正气的作用下,才能被转化为津液的。所以,有的人正气不足,虽然喝很多水,津液气血未见补充,而水湿却越来越重,就是水未能转化成津液的缘故。

在津液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汗出过多则会损伤人体的津液。临床常见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症状。

误区3 遇事不决,多喝点水




感冒了?多喝水。痛经?多喝水。饿了?多喝水。仿佛多喝水可以解决世界上大多数难题。特别是“每天8杯水”的话题,一直充斥在网络上,大家全都奉为圭臬,以为是正确的。但这真的是对的吗?小编今天就来说一说。水喝太多也是会中毒的。

之前就有新闻爆出,深圳的一位林女士为了憋尿做B超,空腹一次性喝了3000ml的水。到了中午林女士开始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家人以为林女士是低血糖,便喂她喝了一杯糖水。但林女士并没有好转,反而开始意识模糊,家人赶紧把她送往了医院。




经检查是“水中毒”。我们人体有效水容量,大概只有三千到四千毫升,如果快速大量地喝水,一下子摄入四千毫升以上,一下超出了肾脏的排出量,就有可能出现水中毒的症状。当摄入的水分过多,不能及时从肾脏排出,在体内滞留,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称之为“水中毒”。

那么喝多少水才合适呢?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500ml水,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容易水肿、爱起湿疹、痰湿体质的人,切忌不要喝过量。患有肾病、心脏病、肝病的话,更要根据医师的建议控制饮水量,喝太多水反而会加重病情。




为了避免水中毒,我们必须掌握喝水的技巧。

第一,我们应该及时补充盐分。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人体大量排汗带走的无机盐。据报道,在500毫升饮用水中加入1克盐,以便及时饮用。这不仅可以补充身体的需要,还可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第二,多喝少量的水。口渴时不能一次喝,要每次少喝,才有利于人体吸收。就像案例中的女士,一次性喝太多水很容易中毒。

建议每次喝水不要超过200ml。特别是现在天气炎热,猛罐好几瓶矿泉水后,很容易出现头昏眼花,甚至呕吐不止的现象


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排毒的伪命题,上述的三个知识误区,你中招了没?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三生部分特色产品介绍

下一篇:啤酒配枸杞、可乐配党参、边工作边泡脚……90后的“新中式国潮养生”崛起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2 08:31 , Processed in 0.263643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