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自己的0-18岁,完成人格的二次重塑|《二次长大》

2022-2-3 14:01|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257| 评论: 0

我不会认时钟。
说出去有点丢人,三十来岁了,还不会认时钟。
从小到大,我一直隐藏得很好,尽量避免别人问我时间的问题,也一直喜欢戴电子手表,因为可以直接看到数字显示。
上次参加考试,由于我戴的华为手环有接收信息的功能,监考老师让我摘下来放在包里,考试中途我想知道还有多少时间,监考老师说你看墙上面的时钟就好了。
顿时觉得尴尬无比,并暗暗想着下次买一个小孩戴的电子手表。
这个毛病我父母都不知道,伴侣还是之前想送我手表才知道的。
为什么我不会认时钟呢,其实这个“不会”要打引号,不是不会,而是从心理抗拒,在我记忆深处,总有一个画面,就是我拿着小闹钟坐在小凳子上,然后就听到一些谩骂声,接下里的画面就转向空白了。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肯定发生了一些让我难过的事情,否则不会每次一看到时钟就会想到这个画面,心中涌现一种无力感。
那有没有机会消除这种感受呢?
当然有!心理学家王瑞说,我们可以“二次长大”。



很多人都有成人的身体,却没有成人的人格。遇到困境,我们心里会涌现一种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而这些无力感大多数是从童年就埋下了种子:

  • 我们无法信任他人,包括自己,可能是在1岁之前没有得到无条件的“信任感”。
  • 我们没有办法和爱人亲密相处,可能是在1-3岁之间没有懂得“羞耻感”。
  • 我们总是感觉到无助,可能是4—5岁之间没有真正得被尊重
  • 我们总是喜欢拖延,可能与6-11岁之间父母的不健康教养方式有关
那童年缺失的这些部分,我们该去哪寻找呢,很多人本能地想从父母身上寻找,因为在第一次长大过程中,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可是我们缺失是并不是现实中的父母。
心理学家王瑞在《二次长大》一书里说:

我们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经历了从出生到18岁的这个自然阶段,这个长大过程可能充满坎坷,长大的结果无法令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意,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次二次长大的机会,这得益于我们心理和精神世界极强的可塑性,二次长大其实就是对已经定型的人格重塑的过程。
自我人格重塑的过程,就像自己做一次自己的父母,用理想中的父母的样子对待自己、呵护自己、支持包容自己的每一步试错,让自己千疮百孔的心得到治愈,让我们信任自己,有勇气面对未知和挑战,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寻找的。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不幸,不是我们的错,责怪父母也只是“伤敌八百,自损不止三千”的处理方式。
我们不妨追溯过去,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拥抱童年的自己。
资深心理科普up主王瑞在《二次长大》中,梳理我们长大过程中0-18岁的5大阶段,并指出这些阶段会产生的17种内心缺失,最后提供了19个方法工具箱帮助我们优化心智模式,开启自我二次长大之旅。



这本人格修补手册与其他心理书籍不同的是,它并没有大段大段的科普,然后一针见血地告诉你“你有病得立马治疗,否则就很危险”,而是用温和的语言告诉你“如果你认为困扰了你的生活,严重影响到你对自己人生期待,那么你自己可以决定时候改变,就算现在还做不到,没关系的,我们可以慢慢地等待他的带来”,这些话语如同一个知心姐姐在那慢慢的抚慰你受伤的内心,让你感受到一种治愈力量。
另外这本书的19个方法工具箱,也非常实用,你需要自己动手写写画画,在这样的互动中,你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说的心理学知识。
作为父母,我很庆幸自己看了《二次长大》,他让我对情绪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进而让我摆脱了育儿过程中的困惑。
当思维有所改变,方法也只是辅助,我分享下书中三个在认知上面的新见解:


1、完美的家庭,也有创伤


创伤体验是我们长大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必然体验。





近些年,原生家庭貌似成了社会犯罪的主流,当一个人出现问题时,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去找这个家庭到底出现什么问题。连心理学家费洛伊德都说:人现在的不幸,都说过去发生的事情造成的,都源于小时候受到的精神创伤。
于是没有孩子的夫妻想着不要孩子,担心教育不好,而有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这块也变得小心翼翼,害怕孩子落下人格创伤。
可是我们的长大过程是复杂的,也没有一本书去教导父母该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因为这些都充满不确定性的,比如你看到孩子摔倒,你去扶,有人说你太溺爱孩子了,你不扶,有人说你不心疼孩子,太狠心了。你该怎么办?
那难道是因为这不完美的家庭,孩子才会有创伤的吗?
当然不是,精神分析的鼻祖西格蒙德·费洛伊德曾说:即使长大在完美的家庭,也难免会经历创伤。
人的长大经历过于复杂,所有问题并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有相应的源头,一个不够完善的人格并不一定对应某一个创伤。
而且创伤是我们必将经历的,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探索世界,这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有第一次的尝试,而这个第一次就必然会有挫折和失败,创伤就产生了。
所以有创伤的人生,并不是例外的不幸的人生,而是我们都在经历的人生,即使是完美家庭,也会有创伤,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找到理解和消解的方式。
作为父母,不要总是抱着要给孩子完美家庭的设想,这样只会让自己和家人有心理负担,完美,从来都是理想,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一点一点靠近,而不是仅靠幻想来支撑。


2、自尊心的引导不依附于成功


对于孩子而言,自尊是自我评价,是儿童对自己整体的价值判断。





在育儿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这个画面,孩子考试成绩好,父母就一顿猛夸“你真聪明”,一旦没有考好,就开始咒骂“你真的太笨了,这么简单都错”,貌似孩子的价值感取决于成绩好坏,自尊心也依附于成功,成绩好,你就最棒的,成绩不好,你就一无是处。
可是这些评价,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帮助,因为“笨”和“聪明”似乎都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这一次考得好,并不意味着下一次考的好,所以孩子更多的是感受到无助,他不知道如何理解这次成功,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更不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做才能做的更好。
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评判自己,只能在他人的嘴里感受到自己忽高忽低的自尊。可是真正的自尊,是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都能看到真正的自我的,并且认可别人的存在。
当你看到一位学界的大神,你会敬佩他,但你也不会觉得自己完全没用,不管在多耀眼的人面前,他们的光芒都不会抹杀你的存在,你仍能分清他人和你的界限。
想要孩子建立真正的自尊,就不要一味地用好坏来评判他,更应该教会孩子在无助的时候该怎么做,让其不再全盘否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比如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你可以问问“刚才我说明白了吗,如果不明白,可以提问题”。这样孩子会逐渐明白,对于一件事,一开始不明白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和探索。同样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也会懂得,一件事不是只有成功和失败,我们还可以讨论分析,从中总结经验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自卑只是一种基本情绪,并不可耻


自卑也能成为追求卓越的动力





随着人类的进步,貌似我们这个社会都有固定的一套评判标准,开朗的性格好,内向的性格不好,自信的人往往会成功,自卑的人则只能失败,可事实上,它们根本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从小到大,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自卑感:
你爸爸怎么骑车来接你啊,你家没买车吗?
你穿的衣服怎么这么旧啊
你家怎么不是楼房啊。
在人际关系的比较中,自卑就开始产生了,但自卑并不可耻,它只不过是一种基本情绪。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一个自卑情结,他的定义是:当某一个问题超出个体的适应度或能力范围,并且承认绝对无力解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所以自卑只不过是人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基本情绪之一,它并不是一种负面的存在,它其实就如同我们受到伤害会难过一样,并不是缺陷所致,它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常不过的情绪。
当下一次有这种情绪的时候,不要发誓消灭它,而是要像伤心难过一样,寻求支持和帮助,学会安慰自己,追溯自卑的来源。
同样,自卑并不意味着失败,它也能是追求卓越的动力,当自卑感产生时,心理韧性在与其不断较量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它让我们在面对严重困境时,可以迅速恢复,并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继续好好生活和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牛人在低谷时期却能创造出经典著作,司马迁在遭遇宫刑后写出了史记21岁的科学家霍金不幸患上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却在轮椅上写出了《时间简史》,他们在逆境中越挫越勇。
现在仔细看看自己身上的自卑,和其进行一次沟通和对话,真正的面对面接纳它,你会发现,它只不过是给你传递个“你是谁和你想要什么”的信号,根本没有必要惧怕它。


有人说道:思维的格局决定人生的高度,以上是我在《二次长大》中学到的新见解,作者在书中也分享了5大长大阶段的17种情绪缺失,对于这些缺失,我们不要试图去掩盖或毁灭它,因为这样只为让我们看不到问题所在,陷入更痛苦的深渊,而是要把它变成最信任的伙伴,收为己用。那该如何和它们融洽相处呢,不妨看看这本具有互动性的成人人格修补手册,打开19种方法工具箱,相信一定会给你带来心灵的“重生”。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个人长大 |5000字长大经历深度分享稿

下一篇:驾着“时光机”带孩子学海“远航”这个老师还收获了自己的长大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19 10:42 , Processed in 0.337080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