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后妈妈焦虑痛苦:你总看孩子不顺眼,却忘记关注自己

2023-7-29 15:16| 发布者: lr0kldunl0| 查看: 137| 评论: 0

作者丨壹心大哥

编辑丨笨拙的老狼

我接触不少孩子厌学的父母后,发现很多妈妈都是因为孩子开始厌学起,就会变得焦虑不已,因为孩子厌学的问题,她自己无力解决,这个问题每天就如鱼刺一般,梗塞在心中,总是让她胸口堵塞、度日如年。

今天,我就来聊聊《孩子厌学后妈妈焦虑:你总看孩子不顺眼,却忘记关注自己》这个主题,你阅读此文后如果有感想,欢迎你在评论处无私分享自己教养叛逆期孩子的经验与感悟。

看孩子不顺眼





现在我们很多父母还在用传统教育方式来与孩子说教、给答案、给建议,甚至少部分父母还会用指责、打骂的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它的核心就是一个词:『服从』

这些教育方式在我看来都是有问题的,我一直倡导要对孩子用平等、自由的情感教育方式,很多家长朋友不理解,因为他们把自由、爱和宽容理解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于是,他们看似在认真学习着各种家庭教育知识,其实起心动念依旧是想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让孩子服从父母,因为『服从管教、听话懂事』这样的好孩子标准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他们的审美观中。

孩子幼小阶段,因为自我意识刚刚萌芽,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头脑中这些审美观衍生出来的规矩一直束缚着孩子,孩子由于生命的本能,这个阶段外在只能表现出:乖巧懂事、成绩优异。

一旦孩子步入青春期后,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拥有理性和独立思考,当过去的那些灌输和管束可能无效的时候,孩子与父母的对立抗争就开始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孩子叛逆了。

我们很多父母依旧不知不觉,认为管教孩子是自己负责任的行为,于是很多父母可能与你一样: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当中,就如马戏团里的驯兽师一般,并不是鼓励、包容孩子自由的天性,而是常常通过规训与惩罚的方式来使孩子服从。

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家长面对自己读初中、高中的孩子呈现出的一言一行总是看不顺眼,比如类似这样给孩子打上标签:不愿写作业、沉迷玩手机、撒谎不诚实、自卑懦弱、不愿意沟通、好吃懒惰、不愿意上学……

你之所以面对自己生养的孩子总是看不顺眼,是因为你站在自己成人的角度,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虚设的标准:

我的孩子应该是学习成绩好,身体健康,我的孩子应该是善解人意,思维敏捷,我的孩子应该是知书达理,阳光开朗……

可是现实中的孩子呢,学习偏偏不好,而且还不愿意上学了,在家里要不拒绝沟通,要不脾气暴躁,总是与你对着干,没按照你的想法做,他偏偏不听你的话……

你自己心里的那个虚设的孩子和现实中的这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孩子,切合不起来时,你就总是看不顺眼,总是想去管教他,于是你就不受控制,不由自主地要去规训与惩罚这个不听话、不服从的孩子!

这里我就不想多讲了,只是想问你:你认为孩子的不对,总是看孩子不顺眼,他就真的不对吗?他的言行就真的不容于天地之间吗?

你回想一下,你小时候都做的对吗?你要认为你小时候做的都对,那现在你的孩子应该做的都对!

你如果一直坚持“我是对的”,但是没有看到,自己在亲子关系中一直坚持“我是对的”,已经深深地伤害到孩子了,依旧不懂回头,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忘记关注自己





身为青春期孩子父母大部分是70后,在我们70后的长大过程中,最大的痛苦与遗憾就是:总是忘记关注自己,也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情绪,同时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转化情绪。

我们70后大多数父母,总是把自己童年的未满足的各种期待,先是转移到伴侣身上,现在又转移到孩子身上,其实不知不觉地已经变成了一个以爱为名的索取者!

你就因为孩子不符合自己虚设的标准,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于是我们眼中流露出来都是担忧、焦虑、痛苦,孩子整天看着你的脸色过日子,他内在的情绪警报器整天都是警戒防御状态,你说孩子能状态好起来吗?

我经常与厌学家庭的爸爸妈妈交流,我发现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当下的真实情绪是什么?总是用自己的看法、观点替代真实情绪。

当然也有些父母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比如他们能表达自己当下担忧、焦虑、生气、害怕……,但是又总是陷入情绪当中,不知道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如何放下,于是就很专注地去聚焦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自动回避了自己的情绪。

当我跟这些父母提到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渴望,不要把追逐的目光放在孩子身上,给予孩子空间,让孩子感到平等与自由,他们总是回答:先爱自己再爱孩子,这个道理知道啊,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啊!

现在类似焦虑这样的情绪仿佛成为了厌学孩子妈妈的老朋友,它就像恶魔一样如影随形地陪伴着她们,其实这些情绪背后的形成根源很简单:

因为你总是忘了关注自己本身,当然也不好奇自己是谁?面对厌学的孩子,仅仅在大脑中想急于求成,想自己不怎么努力做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如何应对情绪





我这里拿『亲子沟通学习圈』一位厌学孩子妈妈案例来做具体说明,我们该如何通过关注自己本身来面对情绪、处理情绪、转化情绪。

【案例背景】这是一位妈妈的原话陈述:

昨晚我跟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是我不让她拿着手机没完没了的听小说,她说我不让她听就想自杀,然后突然摔门,当时我也疯了,我说她要再摔门一次,我就拿刀砍死她,吓得孩子锁在卫生间不敢出来。

我现在也快疯了,昨天是真想砍死她了,当然还有一点理智尚存,我发现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昨晚跟她吵架,脑子里不停地想伸过手去掐死她,我老公过来劝我,说就算全家一起死,也想慢慢死,不想这么过激的立刻死。

我现在每天都很焦虑、很痛苦,孩子厌学一年以来自己脖子两侧淋巴开始疼,昨天实在疼的厉害,我就去三甲医院肿瘤科看医生,医生摸了摸我肿大的淋巴结直接给我开了住院单了,我觉得自己可能是淋巴癌,我感觉自己活不长了,还不如带着孩子一起去死!

教练:[我问问你,当你说完上述这段话,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啊?]

妈妈:[现在要虚脱了,刚刚睡着一会儿立刻又惊醒了一身汗,最近也是晚晚失眠,我觉得自己很可怜,半死不活的。]

教练:[听起来是一种恐慌、惊吓的感觉,是吗?]

妈妈:[嗯!]

教练:[你害怕自己情绪失控后,会做出伤害女儿的行为,是吗?]

妈妈:[是的!昨晚我生气发疯时冲她大喊,要拿刀砍死她,再跟她一起死!头脑中全都是掐死她、淹死她、砍死她的各种画面!]

教练:[这种恐慌、惊吓的感觉除了有关你自己的原因,有没有来自你女儿的原因呢?]

妈妈:[她一直在激怒我,骂我,摔门!]

教练:[当你感受到自己这样的情绪,并反思了引起情绪的原因,接下来你会想要做什么?能平静地告诉我吗?]

妈妈:[我现在胸口还是堵堵的,一直在流泪,我始终平静不下来,我就知道我到点该去做饭了,我就觉得这个家里唯一需要我的地方就是做饭,如果有个其他人能做饭,我死了也没关系了,这个家就不再需要我了!]

教练:[嗯,我知道你现在很恐惧,也很难受,请你深呼吸3-5次,然后思考一下我刚才问你的问题,如果再发生这样的情形,女儿再次激怒你,你会想到要做什么?]

妈妈:[孩子写了一个多小时的作业,过来跟我说她要睡觉了,跟我说还剩下什么作业,写了什么,我问她是为了满足我才写的还是自己想写的,她说自己想写的,但是我觉得不是真心话,跟她爸爸说语文阅读小卷考了21名,说她回家脱离了学校的学习氛围就不想学了,她所在的初中是我们区的一流学校,也是全市的重点初中。]

教练:[你不要逃避,回答我刚才这个问题,好吗?]

妈妈:[我觉得我到时候还是会这样做,每次发完疯我都后怕,但是每次还是会发疯,距离上一次才三天,频率越来越高了,各种正念练习都不想做,打卡任务一个字也不愿意写,我觉得我的状态跟孩子不学习不写作业是一样的!]

教练:[你的意思是下一次,你还会朝着女儿大声怒吼,甚至有打死她的冲动念头,是吗?]

妈妈:[是的!]

教练:[那么你这样做,想满足的渴望是什么?请从爱人、被爱、被尊重、被接纳、有自由、有价值这六种渴望中选择,好吗?]

妈妈:[我想被孩子尊重!]

教练:[当你想到渴望自己被女儿尊重的时候,请问现在有什么感觉?]

妈妈:[觉得有些悲伤!]

教练:[那请问你悲伤的原因又是什么?]

妈妈:[跳不出原生家庭的怪圈,一代不如一代,我起码小时候还想着好好学习,有能力了逃离父母的管束,可孩子现在都不想好好学习啊!]

教练:[当你感受到悲伤,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跳不出原生家庭的怪圈,那么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妈妈:[我现在还是没逃离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还在继续伤害女儿,我不喜欢,很厌恶!]

教练:[那么你此刻有想改变的想法吗?]

妈妈:[有想改变,但是我没有力量。]

教练:[那么接下来你会想要做什么啊?]

妈妈:[先做练习,打卡,写作业,按你的要求来吧,先做吧,想太多其实都没有用!]

教练:[那么你这样做,想满足的渴望是什么?请再从爱人、被爱、被尊重、被接纳、有自由、有价值这六种渴望中选择,好吗?]

妈妈:[有价值!]

教练:[很好,谢谢你的坦诚,当你想让自己有价值,请问你此刻有什么样的感觉?]

妈妈:[如释重负!感觉还有一个救命稻草可以抓,没有刚才那么绝望了,谢谢您,教练!]

教练:[那么你此刻如释重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妈妈:[我好像能从情绪的漩涡里出来了,不再陷进去出不来了,可以抓住你扔我的救命绳子慢慢爬出来了。]

教练:[当以后孩子还是情绪失控,大声威胁、摔门的时候,你想选择下面哪个选项呢?]

1、我要怼回去

2、我不想说话

3、我讨好她

4、我打骂她

5、我平静地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好奇孩子的感受

妈妈:[或许下次我会做第2个选项,但我现在想选择第5个选项!]

教练:[那么你这样做,想满足的渴望是什么?请从爱人、被爱、被尊重、被接纳、有自由、有价值这六种渴望中选择,好吗?]

妈妈:[爱她,我还是爱她的,不是真想打死她。]

教练:[也就是你内心对女儿还是有善良的,只是你不知道如何表达,是吗?]

妈妈:[是的!]

教练:[如果以后女儿还是会很大声骂你,依旧摔门宣泄自己的情绪,请问你可以接受吗?]

妈妈:[可以。]

教练:[你面对女儿这样的行为,你会怎样真实的表达呢?]

妈妈:[她不会听我说的,她摔门出去都是关好几道门,不会给我对话的机会!]

教练:[我是指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其实先不用表达,照顾好自己,觉察自己的情绪与身体的感觉,等孩子情绪平静后,你才去真实的表达,这样你能做到吗?]

妈妈:[可以的,教练!]

后来这位妈妈线上又把真实表达的文字内容发给我,让我给她修改,我也答应了给她修改,修改的内容如下:

【女儿啊,刚才你很大声的吼骂,还摔门而去,我感受到你内心的害怕,也许你是害怕被妈妈伤害!我自己对你刚才的行为也有生气,同时还有被吓到的感觉,因为妈妈现在身体也不好,请你下次不要这么做了,好吗?】

从这个对话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界的刺激会引发我们做出某种行为反应,而行为反应的背后都伴随着一连串的情绪、观点、期待,大多数时候我们忘记觉察自己内在的这些内容,忘记这些内容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就很容易跟着惯性走,这也是禅宗说的『业力惯性』。

然而当我们能够自我觉察,时常关注自己,时常连接自己,我们才能摆脱『业力惯性』的限制,做出更适应家庭和谐的行为反应,而不是陷入焦虑痛苦之中。

<hr>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资深教练,两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后父亲。专注叛逆期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案例,1对1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走出厌学、脾气暴躁、早恋、玩手机等困境。
指导教练:lr0kldunl0联系电话:188****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筑梦绿水青山是有远见的选择

下一篇:《突破天性》大五人格 书本思维导图笔记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17 13:00 , Processed in 0.301403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