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边人(之二):人生波峰浪谷,亲情牵肠挂肚

2022-11-16 19:53|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50| 评论: 0

故事的缘起。

下面图片中,这位仁兄跟我同龄。生下来时却并不普通,双目失明!
一个眼睛失去功能的人,常常会被人注意,但那注意其实维系不了多长时日。在那短暂的注意里,成分最多的还是同情、怜悯。
一个人要是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同情里,应该也不会舒服!
所以,他说: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学习自给自足;学习勇敢地面对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如何学会微笑的?

一个人幼年的痛苦可能分为很多种。家境贫寒是一种;被父母嫌弃是另一种;没有朋友,一个人独来独往是第三种。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不幸,比这个更为惨痛。这位廖姓仁兄就占尽以上三种。
少年时的孤单无助让他从小自立。但父母对他的格外怜惜坚持到第十年,就遗憾地发现,这孩子迟早是个负担!于是,在他懂事时,只记得父母言辞中渐渐增加的厌恶与嫌弃。也难怪,农村家庭,本来就一贫如洗。早当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帮衬大人,而他什么也干不了。自己都嫌弃自己。
十四岁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一个人徒步跑到邻县,沿路靠人施舍吃喝,一路向东。直到被一个老年盲人收留。
他说:娃,我也是孤苦一人,我们相依为命吧。
他说:娃,我教你给人算命吧,也可以挣些活命的小钱,管吃管喝。
他说:娃,人各不同。认命是一条路,不认命是另一条路,但要坚定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他说:娃,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本来我们就眼瞎难看,为什么不脸带微笑,让人欢喜!
不管前面的话,听也没听,但最后这一句,十四岁的他铭记心间!是的,生活再苦,也要面带微笑!
所以,直到今天,无论哪一张照片里他都满脸堆笑,笑得跟愉快的弥勒佛一样。
其实,在长大的岁月里,我们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是学会了接受现实的痛,宽容了生活本身的苦,培养了对未来人生所需要的坚韧和不屈。



漫漫八年,渺渺归程!

学会糊口的算命手艺之后,这位仁兄与接纳他的义父前后生活了八年之久。
那一年,他二十二岁。已是大人。
某一日,老人忽就病重,茶饭不思。挨过痛苦的六六三十六天,我的廖姓仁兄,床前塌下,恭敬伺候,宛若亲生。
但付出再多,终抵不过大寿已到。义父去世,处理完后事,廖姓兄弟又孤苦一人。虽手握打狗棍,走街串巷,替人占卜未来吉凶,为人计算命运前程,也能挣些小钱,勉强维持生计,但毕竟异地他乡,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在我的这位仁兄心底一日强过一日。
下定决心,一路探索,一路回家。归心似箭。你有千难和万险,我有毅力和信心!
谁能想到,八年之后的这番归来之旅,比之前的贸然出走,少了许多艰辛!
寻亲之旅,得益于好心人的无私协助。
时令翻转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对残疾人群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也与日俱增。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的这位仁兄,一路上获得诸多帮助。社会热心人士慷慨解囊,捐衣助物;社会救助机构提供食物,问清地址,派车辆将其送回。
而当地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爱心。帮助他沟通亲人,给予资金上的扶助,帮扶他的家庭重建房舍,也让这位仁兄在颠沛流离之后,居有其所。
真是:一过经年,恍若隔世。原来,面带微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两段婚姻,两段失败的经历。

爱情和婚姻,犹如人生之树上的美丽花朵,总会自然盛开。
我的这位仁兄,也不例外。第一次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路途中结识,一路相伴归来。
但对方身材矮小,而且腿脚不便。这些缺陷一开始并不觉得。可随着生活的推进,我的这位仁兄开始一点点接纳,努力想:自己双目失明,有一个人甘愿照顾生活起居,应该真是上天赐予的福份!
可有着明亮双眼的女子,却渐渐以为自己地位日升,反倒对男方产生了厌弃。吆五喝六,言辞日渐激烈。只好忍痛分手!
第二场婚姻则更是速战速决。
对方本来就是从一场失败的婚姻中过来。以前好手好脚,面容娇好的女子,因为所爱不得,自行跳楼,将双腿摔为残疾,靠坐上轮椅才能出门行走。
同情会不会萌发最大程度的爱?
我的这位仁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答:会!起初出于同情,安慰、关心、付出。而后是情相悦,意相投。
但本就性格高傲的一位女子,怎么会屈从于一个靠走街串巷,风里雨里,讨一口饭吃的盲人?
颐指气使,趾高气扬。忍无可忍,各奔东西。
一场婚姻里,会不会双方都无过错,十全十美?当然不是。但总是屈从和容纳也换不来和谐幸福,这样的婚姻不要也罢。



顺天意,尽孝道,享晚年之福!

近十年,我的这位仁兄倒也慢慢过惯了孤身一人的日子。因为心思单纯,反而交友日多,替人占卜算卦,不知道说对说错,但毕竟好心人越来越多,大概都是愿意赏他一口饭吃,才总是去找他的。
周围人一边赞叹他能预测运道,一边随手掏出些钱财,让他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仁兄聪慧,也不说破。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有了积蓄。我的这位仁兄修缮房屋,弄得自家庭院干净整洁,自己也穿得齐齐整整。
微笑,就更加实在地呈现在他的脸上,呈现在他日渐富态的眉眼之间。岁月的历练,一定让他的心境更为慈爱和平和。这样,他脸上可亲可敬的微笑,就更充满平易近人和幸福的味道了。
父母渐老。而我的这位仁兄也已五十出头。除自己温饱不愁,还享受着国家的支助政策!
某一日,他忽发奇想:应该把父母接到一起生活!
这样想,就这样做。宽敞大屋,窗明几净;收入稳定,国家资助;吃穿不愁,总有好人周济。父母也乐意跟他一起,尽管年迈,腿脚稍慢,但洗衣浆衫,烧火煮吃,总比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要强过百倍!
日子就这样流水一般。
偶尓经过这位仁兄的住宅,我也会进屋小坐。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心中充满感慨!
平常人过平常日子就好。不偏不倚,不贪不恋,不卑不亢,不屈不挠;自由自在,心境平和,相互扶持,自得其乐,何尝不是一种愉快的人生境界啊!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重阳节,3个亲情故事,看完第一个就沉默了

下一篇:六十二载党龄 知名演员演绎精彩人生——记燕达在住长辈梁志鹏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2 13:08 , Processed in 0.305924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