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奋进者|“绿色”追梦人用智慧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022-10-8 09:11|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90| 评论: 0

【编者按】

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历史属于奋进者,正是一代代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人们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浦江之水奔涌不息,千万人的努力与付出成就了今天的上海。

今年是新时代新征程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即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征程奋进者”系列稿件,致敬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奋进的行动者。

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新农业,如今,田间地头也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高附加值生态环境。崇明背靠上海是发展农业的一大优势,“都市人有需求,我们就提供服务,优质服务也是一种附加值,能提升农业的价值。”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震说。

1983年出生的黄震是崇明地地道道的“绿色”追梦人,他立志用智慧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也要用万禾种养循环提升生态环境。他的万禾基地生产的有机负碳蔬菜,可覆盖上海市200多万消费群体,也带动了当地6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崇明万禾基地。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智慧”农业提高种植效率

上海崇明的万禾基地,两名育苗工人正在用自动育苗机进行有机种植的土培。机器自动上土后连同穴盘压出一个个育苗坑位,种子自动下到育苗坑位当中,再附一层土,出来的穴盘会由育苗工运送到苗床上。苗床上的自动洒水设备将水和肥混合在一起,二者有机结合,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这样下来,苗就在苗床上自动生长。一个月左右再把苗床移栽到大棚里,生菜移栽完后一个月就能吃。

万禾包装车间负责人张秀说,自己来到万禾农业10年了,从一开始的每天只有几十份会员菜,到现在日均出菜量25000份左右,她觉得,作为万禾人,自己很自豪。“从最初的阿姨们手工一份份包,到现在的流水线高效作业,从小土瓦房子到现代化包装车间,一点一滴我都见证着。”负责育苗工作的丁连荣也很有感触,觉得“工作轻松了,收入却增长了不少”。她说,育苗机很好用,工作相对轻松了,还带了老乡一起来基地。



育苗

黄震告诉记者,在没使用机械化前,四位崇明熟手阿姨忙碌一整天,八个小时只能出400盘到500盘苗。推行机械化后,四个阿姨只要每天工作两小时,就能出2000盘苗,一天工作量就全部完成了,“到上午十点工作就结束了,吃完中饭,下午可以去干别的农活,效率就远远提升了。”

在此基础上,企业利用“5G+”数字化移动通讯技术,实现系统信息传递,配备的物联网监测设备不仅可以控制系统内设备安全运行,还可以更好地分析作物动态生长环境,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方案。通过农业“5G +”数字化赋能+种养循环低碳中和发展模式,万禾基地生产的有机负碳蔬菜,可覆盖上海市200多万消费群体。

“智慧”不仅要融入生产过程,更要与市场需求对接。目前,万禾已将崇明都市农场开到了长宁来福士广场,“我们在市区开了第一个配送站点,辐射半径内,半小时就能送货上门。”黄震说。

带动周边超过600户农民增收致富

而在2011年,对于创业之初的黄震来说,和土地打交道并不容易。他本来从事金融业,2008年开始创业。一次偶然机会,黄震尝试在崇明种植有机蔬菜,试种阶段,他就遇到了土地盐碱化的难题。

黄震多次去上海农科院向专家请教,还聘请了技术员现场指导,土壤改良达标后,他也更加忙碌了。从播种开始直到长成的各个环节,黄震都亲自过问、严格把关。“整个种植过程中,我们都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黄震说。

此期间,他在崇明中兴镇承包了300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每天和技术人员、农民一起干活,从播种到幼苗的出土、田间培管,病虫草害防治,每棵蔬菜的生产过程都要符合有机生产标准。

第一茬蔬菜丰收后,黄震把它们送到了专业检测机构。据其介绍,产品目前已获得中国有机蔬菜认证,以及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权威机构的有机认证。



万禾基地车间

产品好,还要会吆喝,他用“郊野农场+线上农场+都市农场新零售”三大农场模式,让消费者可以随时享受到有机蔬菜。

黄震还建立了一套电子商务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展示种植计划、实时产量、采后库存等信息,客户能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我们将有机蔬菜从种植、采收到包装再到配送的过程,实时展示给客户。客户上午通过手机看收菜直播,下午就能吃到新鲜的有机菜,了解生产全过程,进而对产品产生一种期待感。”

经过多年努力,万禾基地已成为上海知名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带动周边超过600户农民增收致富。作为高标准示范区,基地还通过“田间学堂”吸引更多志愿从事农业的人才开展创业,做新时代“新农人”。

羊脸识别在崇明农场实现

在深耕农业的基础上,黄震还在崇明中兴镇万禾生态羊场内研发了一套羊脸识别系统,该系统2019年开始初步设计,目前部分投入使用,旨在通过分析山羊每天的行为,不断优化算法程序,论证5G智慧助力养殖的可行性。



黄震介绍羊脸识别

在生态羊场,没有异味,看不到羊的粪便,这里更像是羊的“宿舍”。每只羊都有自己耳标,这像是它们的“身份证”,各色标记是疫苗接种凭证,管理员根据羊的体型分配“宿舍”,保证每个宿舍的羊不用排队插队便能吃上饲料,悬挂吊顶的摄像头实时监控羊群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管理员和兽医配合,每天去羊圈巡逻好几次,实地观察羊的健康状况。

使用羊脸识别系统后,管理员可以借助手机端的监控,观察羊群,减少在羊场内实地检查的次数。“这是我们推进农业全面数字化和无人化养殖的一个过程。”黄震说,采用特制的摄像头,羊脸识别系统通过图形识别羊的外在体征,及时发现山羊流涕、口疮等病征;利用红外线测体温从源头上监测山羊的身体状况,体温超过40℃会直接发出警报通知农场兽医;通过电子耳标标签,羊脸识别系统可以识别山羊系谱。

黄震告诉记者,羊脸识别系统将大大降低人力劳动,同时能反映繁育和健康情况。现在二期羊场约3000头,11个人在管理。羊场全面投产、自动化后,一个万头容量的羊场只需要7个人便可管理。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雷锋、王杰

下一篇:畜牧业管理发展中智能电子测温耳标的应用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17 11:41 , Processed in 0.288884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