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记忆 ¦月饼里都是亲情(散文)

2022-10-6 07:46|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76| 评论: 0

在我们丰县,过八月十五(中秋)是一件大事。

在收麦子季节(5、6月份),会养些小鸡,等着八月十五家里来客(读KEI)时,能有一个招待。比如,亲戚来家里看看,就杀个小公鸡,再加点细粉,用烙馍一卷,往嘴里一送,再一咬,美味啊,口水一定直流。当然,这些镜头在70年代-90年代比较常见,几乎家家都有。关键的是那小鸡配细粉或者茄子,都是上等美味好菜。




家乡五仁月饼
到了2000年以后,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生活条件也有改善,于是,每个家庭招待客的菜式也多了不少。比如到马楼买个鸡架子、买个凉拌菜,把鸡架子与大白菜、细粉一饨,也挺好吃的,有时候,炒猪肉。总而言之,一定要在招待客方面,不能不舍的。现在想起来,为啥愿意走亲戚啊,与亲戚家有好吃的,有着直接的关系。

八月十五走亲戚,主要礼品是月饼,贵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了,是心意,一般是晚辈们过年去给长辈们拜年,到了中秋时,长辈们会安排小孩子提着礼品去代表自己到晚辈的家中看看,本质上是有来有往,这大半年里,没有联系过或很少联系,看看家里有啥事不,或拉拉呱,彼此充分了解一下,喝杯酒,在酒中感情升华,在升华中,加深了感情,一辈一辈的人都在啊,看得到、也体验得到,这种亲情会得到延续。

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到老里七月中旬,父母就开始操办中秋之礼了,要买不少的月饼,有时候是散的,回家自己包,有时候是店家包好的。




月饼,团圆的象征
父亲,是一个非常讲究规矩的人。

老王姐家离我家有着近20里的路程,每年的春节她都会来看我父亲。父亲都是一一记下,每年的八月十五若是我们在家,他老人家就及早地安排去走一遍亲戚,有一个再清楚不过了的清单,今天去哪里,明天去哪里。

后来,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外边工作和生活。

每年到了八月十五,父亲就自己踩着单车去走亲戚,到了八月十五,我们那里也算是农忙季节,收棒子(玉米)等。父亲到了老王姐家,见家里没人,就在家门口等,邻居到地里把老王姐叫了回来。“您老人家咋来了,到屋里坐。”父亲提着月饼进了屋。转身就要走,“你忙去吧,我看看没啥事,就放心了,小孩都上学去了吧,学习成绩咋样啊……”老王姐拉着他就是不让走,“咋能走呢,説啥也得吃完饭,再走。过年去看您时,都説了八月十五,千万不要来了,您那么大的年纪,不要想那么多。”父亲説道:“如果十五不让我来,过年,你也不要去看我了。吃了小孩子的果子,小孩就得吃我的月饼。”




一家人坐在一起,一个也不能少
在我们那里,过八月十五,过的是感情。

我们那里的中秋,简单而且不铺张,感情到,啥都到了。

生活,本就是一棵树,不停地施肥,未来某一天,就会开花结果。



2022-9-4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为什么日本人又瘦又长寿?看到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心中有数了

下一篇:《出格》12篇经典小故事看似说别人实际上是在照我们自己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3 09:31 , Processed in 0.265147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