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社交法则,教你认清人性,学会做人

2022-8-29 21:29| 发布者: boyi1898| 查看: 194| 评论: 0

30岁以前靠能力,30岁以后靠人脉。”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自有其道理所在。

如今的社会,是人情社会。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除了自身条件和努力之外,人际关系也同样把握着你的命运走向。

我们在20几岁学会的处世之道,决定了30岁以后的人生。

以下3点处世之道,送给还在为人际关系犯愁的你。



①心直口快,足以坏事

大学时候,舍友小A过生日,收到男友送的一条项链。小A很喜欢、很开心。

我们都觉得这条项链“是比较贵的东西”,感叹她男友对她好。

可偏偏隔壁宿舍的B同学,看了项链后,撇了撇嘴说:“啊,这个项链我见过,正在百货公司大减价,我也买了个差不多的,可便宜了。”

这话说完的一瞬间,我就看到小A的脸沉了下来,都快哭了。

B同学尤不自知,还自以为是地说:“我这人说话直,但我是为你好,省得你被骗。”

在这件事中,姑且不论小A是不是为项链的价格,才欣喜。但B同学的“没心没肺”,却无疑伤害了小A及其男友的自尊心。

生活中,每个人的身边几乎都有这样一个人,他们打着“性格直”的旗号,肆无忌惮地说话,只图自己痛快。

因为“直”,就可以任性妄为胡言乱语;

因为“直”,所有人都该为他的“不虚伪”让路;

因为“直”,所有唐突冒失措辞不当都应该被原谅......

但其实,这才不是什么真性情,更不是什么坦诚直率,这只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表现。

《礼记》中说:“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意思是君子谨慎说话,小人妄言妄语。一个说话举止得体,懂得考虑对方感受的人,才更容易获得大家的喜欢和尊重。

总之,你要记住,直言不讳不等于口无遮拦。

“心直口快”常常足以坏事,因为人与人之间不是直的。在“弯曲”的人际,太“直”常容易造成伤害。



②想让自己成功,先得为别人着想

到过日本的人都会发现,日本厕所就很好地诠释了“为别人着想”。

因为日本的厕所里大多都会写着:“为了下一位使用者,请保持干净”。这是一种叫“下一个人”的概念。

日本人从小就在这种教育中长大,他们知道,用厕所时,我就是上一个人的“下一个人”,上个人为了我保持干净,不随地扔纸各种脏,我用的时候就很舒适。

而如果我不保持干净,想必下一个人也不会去清理公共厕所。这样,满地纸各种脏就会循环往复,到我用的时候,只会更加难以使用。

因为日本国民普遍都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全日本的厕所普遍都很干净。

可以说,“下一个人”思维和“为别人着想”异曲同工。

很多人失败,常因为不能为对方想。

但其实,利他,实则是利己,差异只在于时间。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从整体来看,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好事会回到你身上。比如:

禁烟的餐厅,会在桌上放烟灰缸。免得那些拿着烟进门,或点起烟才发现禁烟的人,因为没有地方熄灭烟头,而在桌上拧、脚底下踩、弄得更为脏乱;

精明的商人,会在要求回信的DM信封上,印“广告信函,免贴邮票”,以免原本要回信的人,因为一时找不到邮票,又懒得跑邮局,而“石沉大海”;

聪明的旅馆,会在每个房间准备一块擦鞋布或“石蜡鞋擦”,免得房客找不到东西擦鞋,而用浴巾“解决”。

他们都像是多此一举,自找麻烦。但他们也因此,都比较容易成功。



③可以看穿,不要戳穿

你是否会经常与人发生辩驳?甚至只因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就与人争得面红耳赤?

如果你有,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成熟的心理。

事实上,很多时候的争论,其实自己并不一定多么在理,也没有多大的利益。只是为了达到一种说服别人后,带来的那种征服感、存在感等等。

而只有小学生,才会因为动画片里哪个人物更厉害,挣得面红耳赤。

长大后,你还这样,只会被人批评“不识相”。

“不识相”就是不懂得看面子,别人给脸的时候不要脸;别人给台阶的时候,又不顺着台阶下。

同样地,当别人要脸、要台阶的时候,你不给他,也是“不识相”,因为你造成彼此的尴尬。

当别人说笑话时,你因为早听过,于是半路泄他的底;

当别人变魔术时,你看出马脚,于是半路戳穿他;

当别人在高速公路上错过出口,故意说“我为了避开刚才那个出口的拥挤,所以绕一点路”时,你说“我看刚才一辆车也没有”......

凡此,都是不识相。

其实,在那些无关原则的事情上,我们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用刻意去戳穿别人。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虚伪,但这也是一种表达态度的最佳方式。懂得给别人留面子,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实力。

正如刘墉所说:每个“吹牛”都是一种谎言;每个魔术都是一种骗术;每个托词,都是一种谎话。

生活中,很多“谎言”,并没有恶意,只是为了表现,为了面子。你又何必去戳穿呢?

如果对方知道你有数,却不去戳穿,一定心存感激。相反地,他希望找个借口开脱,你非得戳穿,他也一定加倍恨你。

长大,使人能看透谎言,看穿骗局。

而成熟,使人能知道什么时候不戳穿谎言。



30岁以前,说错话,得罪人,可以用“涉世未深”当理由。

30岁以后,还在为人处世中,继续横冲直撞,又该拿什么当借口?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与君共勉。

作者:小王子,不听乱世耳语,只看想要之景。
指导教练:豁亮联系电话:17608451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10张图,让你明白人性,懂得人心,适合每一个人!

下一篇:【楼宇自控】详细解说一下楼宇自控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安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6-1 21:32 , Processed in 0.310612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