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稻专家追忆袁隆平:勤奋、踏实、创新、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

2021-10-2 15: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15| 评论: 0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紫牛新闻记者22日采访了全国优良食味粳稻育种的领军人物、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回忆起三十多年来和袁隆平院士的点滴交往,王才林难掩悲痛之情。“袁隆平院士勤奋、踏实、创新、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王才林告诉记者,22日中午,当他看到手机里新华社等媒体推送的关于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时,立刻打电话到长沙,向袁隆平身边人求证,听到的是对方哽咽的声音。“到现在我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真是太突然了,我心里非常难过。”

“袁隆平院士每年都会去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我每年春节也都是在农科院在海南的基地度过的,两家基地靠得很近,所以这些年,基本每年我们都要去拜访他。”王才林告诉记者,但是最近一次,也就是今年4月,他去的时候没有见到袁隆平,“听说他身体不太好,已经回到长沙治疗了。”

王才林告诉记者,无论是对于老百姓,还是对于他们育种的科研人员来说,袁隆平就是“精神支柱”,“有他在,粮食一定是高产的;有他在,粮食安全一定有保障的。”



2018年12月19日,王才林(右)在第三届耐盐水稻国际论坛上向袁隆平院士汇报工作

永远记得35年前第一次相遇

回忆起第一次遇见袁隆平院士,王才林说,那还是1986年,他刚研究生毕业那会儿。“我去长沙开第一届的杂交水稻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个会上要求我用英文去做报告。”王才林说,初出茅庐的他,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学术会议,用中文做报告都有些“抖抖霍霍”,更何况还要用英文。

他记得汇报结束后,现场一位印度专家问了他一个问题,他听了两遍都没有听懂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作为大会主席之一的袁隆平帮他做了翻译。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袁隆平先生的英语非常好,也非常平易近人。

王才林说,相识这么多年来,他眼里的袁隆平院士始终如一,“吃的穿的都很简朴,但是对于工作始终一丝不苟,90岁高龄每天还要下试验田,这样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王才林说,袁隆平院士待人非常随和,“我们的年龄相差30岁,但是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去找他,他都不会摆架子,始终非常热情。 ”

期待盐碱地变“新粮仓”

江苏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袁隆平和江苏的农业有不解之缘。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农科院两名科学家邹江石、吕川根等参与了由袁隆平牵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两优培九”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两系杂交稻。从2002年起,该品种连续多年种植面积位居杂交稻单个品种年种植面积的首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2亿亩。

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他还要完成两个目标,第一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第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将沧海变成桑田。中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袁隆平曾表示,如果能在1亿多亩有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每年则有望增加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

记者获悉,近期“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这也是中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王才林告诉记者,“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设立华南、华东、西北、东北4个区域分中心,江苏省农科院也作为华东区域中心的主要成员协同共建。江苏沿海有大片的滩涂盐碱地,我省历来重视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这一项目有助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指导教练:系统公众号联系电话:13999999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雷锋、王杰

下一篇:十大英模——你知道另一个雷锋吗?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5-6 14:39 , Processed in 0.300974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