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9941iow99 发表于 2023-1-31 08:05:02

就业宣传年 | 残疾退役军人 身残志坚勇担当 创业致富展英姿

杨志前,现年62岁,出生于天柱县凤城镇岩寨村一个农民家庭,是一个曾经在战场上负伤的残疾军人。退役后的他身残志坚,艰苦创业,在创业的路上书写着新篇章,成为了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1978年高中毕业后入伍,在部队期间,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所在连获“突击英雄连”光荣称号。1983年经过绿色军营5年的锤炼之后带着战伤退伍回乡,他不甘心和父辈们靠经营几亩薄田过艰难日子,先后种过烤烟,种过蔬菜,开过拖拉机,当过建筑工,创业的道路上几经挫折,饱尝艰辛。1991年,杨志前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要到海南某部队农场去学种葡萄!原来,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杨志前是某部队的“战斗骨干”,军事素质过硬,被派往海南某部队当教员。期间,他认识了几个在部队农场种葡萄的战友。回家后,他想创业就是要种葡萄,于是他去了,这一去就是5年!培土、剪枝、下肥、除虫、控温,他悉心学习种植葡萄技术一招不落。


1996年,杨志前满载而归想在家乡创业,但苦于自己的田土面积小,乡亲土地流转不出来,梦想成为泡影。他没有放弃,在昔日战友的帮助下,他将自己的第一个葡萄园建到了湖南芷江。1年育苗,2年挂果,1998年,杨志前自己种的葡萄上市了,当年的14亩葡萄为他带来了10多万元的收入,随后,葡萄园不断扩建,从当初的14亩,发展到了80亩,收入也日益渐长,他种的巨峰系列葡萄亩产值每年都有近2万元。


2009年,杨志前的事业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他先是投资28万元,在芷江建起了一个水果专用纸袋厂。水果专用纸袋全国各地的果农都需要,等葡萄园忙的季节一过,杨志前就把精力放到纸袋厂,生产的纸袋除了自己用,还卖给临近的果农,一年下来纸袋厂少说也能有10多万元的利润。同年,杨志前回家乡天柱凤城镇西门桥边租赁土地种植巨峰系列葡萄60多亩。标准化的现代果园,一排排水泥柱搭成的葡萄架整齐林立,在家门口发展葡萄产业,老杨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逐渐走向致富路的杨志前,2018年1月成立了天柱县吉呈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他始终坚持“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的宗旨,鼓励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在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能人带动为载体,依托节水灌溉农业配套设施,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同时,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推广应用葡萄避雨立体栽培技术,确保亩均产值达20000元以上。基地以葡萄种植为主体,主要有金手指、阳光玫瑰、葡之梦等优质葡萄品种,是全县精品葡萄标准化种植及优质葡萄苗培育推广基地,是集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生态种植示范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是退伍军人和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扶贫效益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良性循环生态体系已初具雏形。


2018年以来,杨志前依托基地服务群众,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带头学科技、传播科技。坚持观看农业科技频道,利用各种场所对村民进行科技传播,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赶科普大集等大型主题活动宣传普及,向会员和群众免费发放科技图书和葡萄种植技术资料,累计发放科技图书300余册、葡萄种植技术资料3200余份。二是积极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巡回指导等形式宣传普及,先后举办葡萄种植技术培训班5期,受训320人次;深入到渡马、蓝田等葡萄基地培训指导,开展科技培训17次,受训人员350人次。三是帮助村民脱贫增收。在四甲村与村民达成协议,以700元/亩/年的价格流转了139户农户的226亩的土地,增加了周边农户和贫困户的收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200余亩的葡萄、黄金李种植基地里,每天有20余人在干活,其中残疾人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他们在园内常年从事除草、除虫、施肥、修剪、套袋和采摘等工作,人均每年增收15000元以上,走上了稳定脱贫之路。四是发挥基地示范助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建立农业生态种植科技示范基地。三年来共接待县、乡、村组织和个人参观交流学习280人次。为村民学习种葡萄、黄金李技术,交流种植经验,科技致富提供示范性场所,先后带动20多户农户发展葡萄和黄金李种植,面积1200余亩。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身残志坚的杨志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他只是一名平凡的葡萄种植者,只是比常人多了那份创业的勇气!他说:“我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观光采摘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把葡萄种植这个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同时要让更多残疾人和贫困户务工就业,用产业引领群众脱贫、助推乡村振兴,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就业宣传年 | 残疾退役军人 身残志坚勇担当 创业致富展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