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bgzksi41 发表于 2022-12-31 19:16:52

​就业宣传年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座岭,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翻过它——郭百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座岭,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翻过它


我叫郭百岭,翻山越岭的岭,来自湖北孝感农村的一个轮椅青年。


今年6月,感谢杭州市残联的邀请,我有幸第一次与很多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残障大学生们交流,关于高考、就业、和这十几年走过的路。


十年前,我恰好从大学毕业。


作为一名残障人士,我太明白这个群体的艰辛。健全人眼中的轻而易举,于我们是千难万险,健全人眼中的毫不费力,对我们就是千辛万苦。而当我们处在儿童、少年、青年时,那个阶段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我们未来的一切。


回顾来时路,最大的感受是:绝境中,只有坚韧才是唯一不灭的希望;只有教育和学习,才是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人生就是过百岭,我们出生时身处低谷,但永远不要停止对高山的仰望和赶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想到自己34年的行程中,沮丧时,苦闷时,行路时,每每回响的几句话,给我警醒和清醒。
希望写下来,对困境中的朋友有所借鉴。


1 早点让他去要饭吧&永远不要做一个逃兵


虽然名字谐音是“过百岭”,但命运就是如此黑色幽默,现实中,别说翻山越岭,连一个土坡我都注定一辈子过不去。


16个月大的时候,我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残疾,在那之后,像其他小孩那样走路、奔跑,成了人生最大的奢望。


小时候我只能在地上爬,我在前面爬,村里的小孩就在后面追,都是不懂事的娃,我在哭,他们可能还会笑。


村里有人劝我父母:早点让他去要饭吧。省的靠家里养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e600ea29adec4c33a1faa23e96460ab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D1eLpDeXSYkGNhIIx%2BUB368lizE%3D

(我和家人,永远感恩)


父母没有理他们。4岁时,父母请村里的木匠给我做了一个半人高的小板凳,替代双脚,后来别人走着跑着上学,我就挪着小板凳,一点点试着去上学。


最怕雨雪天,小板凳会打湿,浑身都是泥泞。我至今清晰记得故乡坚硬的雨,打在脸上身上,板凳和我的眼睛一起被打湿淋透。


小学四年级时,我一度颓废沮丧,觉得上学也没有用,就算好好读书又能怎么样?中学那么远,我不可能再挪着板凳去读书,大概一辈子都永远无法走出村子了。


还有人告诉我,这样的身体情况,长大了只能呆在村里,开一个小卖部度过一生。


老师注意到了我的颓废,告诉了母亲。母亲找到我,说了一句话:再难也不要当逃兵。只要你好好读书,我们用三轮车,再远,再远也送你去上学。


父母做到了,我也做到了。再难也不要当逃兵,如果当年逃了,今天的我也许在某个地方乞讨?或者是守着村里的一个小卖部谋求生计?


2 学习和教育是所有人最公平的朋友,也是唯一不灭的希望


上中学后,父母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每天大清早踩着三轮车把我送到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再接我回家,风雨无阻。


我清楚记得,2008年初,那场波及大半个中国的雪灾,父亲在厚厚的雪地里艰难地拉着三轮车送我去上学的情形。我不是朱自清,写不出背影,但那个雪中的身影,我能记一辈子。


那一刻我曾经想过放弃,但除了读书,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路能帮我走出这个村庄,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境遇。命运给我们关上了所有的门,但无法完全剥夺掉我们学习的可能。


那我就一定把这条唯一的路走好。


终于,2008年高考,我考了564分,是我们村当年高考分数最高的学生。父母、老师、同学都为我感到无比高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0397dcb4ac842fdafbb6ab8ff1596d2~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g2rgdQsLlEnG5VpONVusIZwYjp8%3D

(当年高考的成绩单,父母至今珍藏着)


但没想到,当年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因为“身体条件不足以完成大学学业”退了档,后续院校又一次退了档,接连两次,对我犹如晴天霹雳。


后来,经过湖北省残联和有关部门的积极争取,我最终被母校——湖北工业大学录取,进入统计学学习。虽然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但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我和全家十几年的大学梦,浸泡了十几年的泪水汗水后,终于实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1085d40df994ec18641312dbe14165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sVnaHipRDbpUkG2xFNu85xR4HMo%3D

(来之不易的大学入学纪念卡)


那年夏天,我拥有了人生第一幅拐杖,拄着它,和同学们的帮助,大学四年我从来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堂课。我也获得了一些想都没想过的荣誉:连续三年“校优秀大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50强、“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2年,本科毕业,我如愿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


学习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感受最多的是,身体是有残缺,但在学习能力上我不比任何健全的同学差,坐着轮椅,我也同样可以追上同学的脚步,同样可以在学习的道路上追寻梦想。学习,是命运留给我唯一也是最好的一个机会,认真付出命运会给予回馈。


3 命运的周转有时就在一念之间的坚持


现在,我在杭州阿里巴巴做一名数据工程师,马上就入职8年了。


很多人问我,一个坐着轮椅的残障男生,也可以加入大厂?做工程师?从湖北千里迢迢来到杭州,这些年是怎么生活的?


2013年,和今天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我也面临找工作的难题,作为残疾人,难度更增添了太多倍。


我投递过很多简历,大部分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能进面试的,有的以需要出差为由婉拒,有的会比较直接:对不起,残疾人我们确实不招,请再试试别处。


那是一段让人沮丧和迷茫的经历,我更加真切的感到了残障群体生存的艰辛。


我当时想,是不是应该放弃自己的专业,改变自己的求职方向?经过一段时间内心的挣扎和自我对话,我决定,继续坚持自己的专业,但开始不再把求职范围仅局限在本地,放开到全国。离开武汉和湖北,意味着生活难度的翻倍,但我当时想,只要有地方愿意录用我,岗位是我有兴趣的,远就远,我都接受。


2013年9月,阿里巴巴来华科举行校招宣讲会,我跟着同学们一起去投了简历。不过由于之前尝试找工作不顺畅的经历,内心觉得不过是再增加一次失败的经历。


我报名的职位是数据工程师,四百人选四人,竞争异常激烈。经过了连续两天的面试,完全没想到,最终,我竟然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四个幸运地拿到了offer的人之一。


同样意外的是,过程中,几个面试官没有一个人额外关注和提问我的身体状况,都是在围绕岗位和专业技能问题提问。这是我在面试中第一次没有被区别对待。


如果之前没有坚持专业方向,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一个看似微小的坚持,往往可能带来很大的人生转向。


在世界平视我们之前,我们首先要平视自己和别人


2014年夏天,我拄着拐杖来到杭州,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开始写代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4903a8cf5e54bae9aad9d49c2e4ba8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ycq8R9ZKbdlyYkCn%2FeIo4ZIi7ck%3D

(和同事一起团建)


来之前,HR曾特地询问我:有没有什么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办公桌椅是否需要特殊改造,是否需要同事帮我每天打饭,等等。


但多年的拐杖、轮椅生活早就练就了我熟练的生活技能,租房子、上班、下班、开会、去食堂吃饭这些我都可以独立完成。我内心更希望的是,不要因为身体的缺陷而刻意对我过度照顾、区别对待,我自己可以。


所以我对HR说,谢谢,我能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10f549b839e4f2e964f22e8fcb3124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5h8rI3mbI%2BWbP1r1wG%2Bc4l2tvDA%3D

(园区步道无障碍改造后,我第一次在湖边小径轮椅漫步)


在阿里已经8年,我最欣慰的一点是,工作中,很少有人因为身体原因,刻意“降低”对我的合作期望,对我本职工作的期待和评价。同事间都能正常地交流,有关照和体谅,但没有生硬的回避。


我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也正因此,我选择和同事们一样一起参与热烈的PK,一起去经历失败和挫折,也获得了属于我自己的认可。我得过“最佳新人奖“,也得过年度优秀员工。


有同事说我是“数据团队中很懂算法的人,算法团队中很懂数据的人”,这是过誉的赞美,但我明白,只要坚持去做,总有人会看到你。


作为残障群体,我们不会排斥关心,但对很多刻意为之,总会多少内心不安。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残障的朋友或者同事,那么你最需要做的是,忘记他的残障,将他和你一样平等看待,坦诚交流,不要刻意避讳。


我也想对残障朋友说,打开内心,不要太在意,甚至不妨神经“大条”一些,敏感是会相互传染的,而这世上总是善意居多。


在公司我还结识了一些如我一样的同事。2014年我刚上班不久,有一天下班后,我正拄拐走到过道里,有个人从后面追上来拍了我一下,说,“有时间聊聊?”我回身看到,他也是一位残疾人,只有一只手臂。聊完才知道他也是湖北老乡,也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大学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右臂,现在只有一只手来写代码。


还有一位,是和我一样坐着轮椅的女同事,我们在食堂经常碰到。她乐观积极,并在工作中收获了宝贵的爱情,一位身体健全的男同学,后来乐观的她还将自己恋爱的感受分享到了社交媒体。我很受触动,她的经历让我对爱情也充满了期待。


还有几位同学,这些更多的人让我更加明白,身体的不完美,限制不住我们的人生,限制不住我们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


我们希望别人来平视我们,那首先自己要学会平视,这是我们和世界问好的第一步。


永远相信,你不是一个人


一路走来,无论多远,只要读书,母亲就一直陪伴着我。大三时,我打算考研,母亲从孝感老家一个人来到武汉,奔波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下一个简陋的单间,照顾我的生活,陪伴我读书、考研、直到毕业。


小学时,班上的一个男同学经常背着我去上厕所,另一个男同学就帮忙拿着小板凳。


大学时,我们班的导师刘磊教授组织班上17个男生,每天安排一位男生,轮流送我去上课,帮我买饭、打开水。


大三时,我收到了湖北当地电视台赠送的轮椅,这也是我的第一辆轮椅。


在华科读研时,学校专门为我和母亲安排了单独寝室,并把宿舍楼前的台阶改造成了无障碍斜坡,方便轮椅代步车进出。


工作后,有一次我在园区开会,意外被一条石板小路挡住了:因为石板间的空隙,轮椅会比较容易卡在里面。我在内网发帖,没想到很快,公司同事就对包括这条石板路在内的园区三十多处位置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后来,他们还帮忙改造了园区中心湖边的小步行道。现在我可以随时自己来到河边,近距离触摸着,那些过去只能远远看到的花草树木。


34年,道路当然磨难,但相伴更多的是亲情、善意,心中最多的还是感谢。


感谢父母,感谢同学、学校、单位、媒体、残联,也更感谢自己,感谢曾经无数次想放弃、又没有放弃的自己。因为我们知道,只能靠自己,我们也知道,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


6 永远不要隔绝和世界的连接,对善意最好的反馈,就是去扩散它。


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但可能在你的生活中一个都看不到,因为大部分残疾人困于身体条件,或心态,根本走不到人们的视野中。


但我觉得,只有走出去,主动去连接这个世界上的形形色色,才能更加激发我们的潜藏的可能。


现在工作之余,我已经是一个推广无障碍的热心市民。每次出门,无论在景区、商场、图书馆以及市政道路上,沿途只要遇到无障碍相关的,好的坏的,我都会记下来去尝试反映,大多数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及时改造和提升。


联系越来越多之后,杭州市残联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也会定期邀请我一起聊聊,提出更切实的无障碍建议。


我也开始积极参与到集团无障碍小组科技助残的工作建议中。希望能通过科技的力量,让更多残疾人和我一样,有机会走出来,站起来,听到、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利用自身数据工程师的专业特长,与集团信息无障碍委员会的工作紧密结合,助力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提升。


公司每人每年的3小时公益,我参与最多的是“有声读物录制”这个公益项目。想到视障人群可以通过我的声音感知世界,接触到文学艺术,就觉得很有意义,也就想要一直坚持下去。


我还担任杭州市余杭区残联的兼职副理事长,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踊跃参与到残疾人事业中,积极献言献策,为推动余杭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我不知道,这些一个个小小的坚持,得到的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回馈:今年3月,我入选了冬残奥会火炬手!收到通知时,我和身边的家人、朋友无不感到深深的难以相信,火炬手过去都是遥不可及的“名人”才能担任,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我何其骄傲,何其幸运!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bba7c246f9c4ec4aae191d268642f5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m2HRVwqBQ5kdHSh1D6Z1fK4EOqw%3D

(2022年3月,有幸成为一名残奥会火炬手)
2022年3月3日14点09分,北京世园公园举行的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仪式,我幸运地成为了残奥会第9棒火炬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用了1分钟的时间,将冬残奥会火炬向前传递了50米。
这是终生难忘的一分钟。每一秒如同一帧帧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为了邂逅这一分钟,我行进了34年。为了抵达这50米,我赶赴了很多道岭。


从新闻上看到我传递火炬的消息,老家的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亲戚告诉母亲,我成了我们村最有出息的大学生。
之后,面对很多采访的媒体朋友,我说了下面这段想了很久的话: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还希望,每个残疾人所在的城市都能成为天下无障、有爱无‘碍’的大爱之城!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95c24c4d0d14b98b9ca0c1459cc3be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uoRN9eHOLOaBLqMlCewPSHfdWMY%3D

(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前留念)


7 给人生大目标,给生活小目标


从湖北孝感的一个贫困小村庄,从孝感市孝南区新华街道渡口村小学,到孝南区西湖初级中学,到孝感市综合高中,再到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杭州阿里巴巴、北京冬残奥会……
儿时到现在,我走过了一条自己都不敢想的路,仍还在翻越自己的一道道岭。


小时候挪着板凳爬行时,我曾以为我永远走不出家乡。现在,我去过了很多地方,行遍了很多山水,杭州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2016年,通过公司的无息贷款,我在杭州买房安下了自己的家,将母亲接到身边来生活,实现了一个心愿。


2019年,因为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我考取了残疾人C5驾照,2020年,我拥有了一辆残疾人也可以驾驶的汽车。


以前坐轮椅,我的活动半径只能在单位、家附近两三公里,现在,我可以自己开着车,去西湖、西溪湿地、径山……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亲自去看看。


我已经自驾去了一趟苏州。


今年夏天,我的目标是,自己开车带母亲去看一看大海。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72b02ff3efb498f9a8674dd54adf1f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7847354&x-signature=q7I3b7lixAObow3XGIrRwYaXJCE%3D

(从孝感市西湖中学来到了真正的西湖,我花了二十年)


虽然轮椅依然无法翻山越岭,但我想,我的人生已经有所翻越。


我想对所有残障的朋友说:人生就是翻越自己的山岭


请永远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当命运带来不可避免的磨难,那就接受它,坦然,平视,向前。跌倒了一万次,就爬起来一万零一次,坚持学习,永不放弃,是我们唯一的前行灯塔。


哪怕上帝关上了门,甚至也没有留下一扇窗,我们也总能凿出一道光。


永远记得有人比你背负的更多,比如家人。永远有人愿意给予关心,比如那么多同学、老师、同事、朋友。只要坚持,就会遇到更多善意,崎岖中也有崎岖的风景。


人生就是翻越自己的山岭。我可以,我相信,你们更可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就业宣传年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座岭,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翻过它——郭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