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化县古代科举概况

2021-10-4 14: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3| 评论: 0

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古代科举概况

清代是宁化文化教育成就超越唐宋,大放光芒的一个朝代。清代宁化涌现了李世熊、雷鋐、黄慎、伊秉绶这些在史学、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不但傲视汀州府诸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近代上杭诗人邱复评论说:“予尝论吾汀人文,近三百年来独萃于宁化,如寒支(李世熊)之文章、气节,翠庭(雷)之理学,墨卿(伊秉绶)之书,山人(黄慎)之画而兼诗,皆可卓然而传百世。”宁化再次夺回在闽西、闽北文化教育的领先地位。

数据是枯燥的,在成效上有时却很有说服力。自隋唐实施科举制以来,宁化共考取举人152人,正榜进士及第50人,状元1人。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宁化孕育出文韬武略、政声彰著的众多客家历史名人,仅列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就有30多位,他们为发展客家文化和繁荣华厦文明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时光的视角转到千年后的当代宁化,崇文重教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兴学先进的风气正方兴未艾。作为福建省少数经济欠发达县之一的宁化,历届县委县政府倾其所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多少仁人志士、客家乡贤慷慨解囊,支持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正所谓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宁化县每年高考大学录取率、综合教育质量评估稳居三明市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出数十名的清华北大学子;造就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中国远洋集团总裁陈忠表等时代娇子。宁化的文化教育水平在闽赣中部诸县傲然挺立、独树一帜。

























县学

宋建炎三年(1129年),知县施禔建儒学于正东门。淳熙十一年(1184年)始迁儒学于翠华山之南,曾数易其址。明洪武间(1368~1398年),教谕、训导各1人,主持孔庙祭祀,宣扬儒家经典及皇帝的训诫,教诲和管束所属生徒。至科举废,县学停。

社学义塾

明太祖诏天下每50家设社学1所,延请有学行的秀才训迪军民子弟。不久废除。正统间(1436~1449年),御史杨春始奏民间子弟令入社学,讲读《大诰》孝顺事实、四书经史之类,以备选补生员名缺。嘉靖十一、二年(1532~1533年)宁化知县莫大德奉文建社学6所:一在太平巷五王庙,一在东门外五通庙,一在塔下街夫人庙,一在西门佑圣堂,一在安远司前,一在石牛驿侧。当时会同里有义民张亨驯捐地、卢瑞银募田建义塾于滑石铺宜生桥边。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兴善、龙下两里新设社学各1所。光绪十五年(1889年),知县武颂扬在城区设义塾3所。每所费钱三十千文,考选贡廪增附教读,已俱废,不复知其名。

书院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县潘时宜,把山川坛左旧射圃之址,改创为书院,作为诸生藏修游息之所。万历十年(1582年)废。清康熙九年(1670年)复建。后圮。乾隆八年(1743年)就旧县丞署创建云龙书院,邑人贾文兆捐银700两。乾隆三十二年其子辉生重建书舍55间,费银1200两。道光、光绪年间(1821~1908年)其孙及玄孙又重修。宣统间(1909~1911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迭有修葺。雍正七年(1729年)奉文设正音书院于县城南侧。乾隆五十六年知县毛振翮在县城隍庙右边(今县体育场南端)创建诚正书院,已俱废。

在乡村的书院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童学蕴等倡建翠峰书院于石牛驿(今双石小学地址)。嘉庆年间(1796~1820年)陈励堂在湖村巫坊、张亨亭在店上创办过思乐书院和牖民书院。光绪八年(1882年)巫桥祖、官儒林在泉上创办毓秀书院,后改为泉上学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县邹经镕与西乡绅董募资建道南书院于河口,后改为道南高等小学。
<hr>
部分人物简介

巫罗俊  
  巫罗俊,字定生,隋开皇二年(582年)生。
  罗俊先祖巫暹,东晋末年由山西夏县避乱到山东兖州,后迁福建南平。隋大业间(605~621年),罗俊随父迁居宁化。
  当时宁化称黄连峒,属建州绥城县境。因地处边远山区,官府鞭长莫及,土寇蜂举,百姓不得安宁。巫罗俊能武善谋,很快成为黄连峒的领袖人物。他率众垦荒造田,开山伐木,将木头贩运长江下游一带出售,以其盈利开发黄连,建筑城堡,抵御土寇。许多外地人陆继迁居黄连峒。
  隋末,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巫罗俊观察时局变化,聚众开辟疆土。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统一全国。但大乱之余,版籍疏脱,黄连仍属边远治理不及之地。贞观三年(629年),巫罗俊亲自到太宗皇帝行宫上奏:黄连地广人多,可以授田定税。唐太宗嘉许这一请求,并授与罗俊一职,令其回黄连继续开发。
  巫罗俊所辟疆界,东至桐头岭,西至站岭,北至乌泥坑,南至杉木堆,大致是现在宁化及清流、明溪两县的一部分。
  唐麟德元年(664年),巫罗俊殁,葬竹筱窝。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县令王云迁县治于此,将罗俊墓迁往嵩溪黄沙渡。为纪念他的开拓之功,在县衙内左侧建立土地祠,祀罗俊及其夫人塑像,而在清流县嵩溪黄沙渡罗俊墓旁,建“福潭院”专祠,春秋享祭。
  
罗令纪  
  罗令纪,又名毓政,号维纲,黄连镇人,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年)。父念忠,由沙县徙居黄连峒,协同巫罗俊率众垦荒辟土,致力开发黄连。乾封二年(667年),黄连建置为镇。
  令纪开拓治理黄连功绩卓著。当时徭役捐税苛重,人民困苦,不少被迫背井离乡。而黄连镇却是民勤地肥物丰,百姓安居乐业,有“世外桃源”之誉,成为当时移民择居、谋生的乐土。时有潮州北境,福州西境三千余户百姓流寓黄连。令纪制订规章制度,严明赏罚,妥善安置客户,协调主客关系,对惹事生非者,“绳强弹暴”毫不妥协,使黄连境内秩序井然,出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新风尚。
  开元十三年(725年),令纪上奏,获准设置黄连县,并委以掌管全县政务重任,还依按察院所奏,诏以冠带,赐以玉帛。天宝元年(742年)黄连县更名宁化县。
  令纪殁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年),享年89岁。明代一知县评价其建县史绩云:“升镇为县,民赖以安;度地为城,国可以守。一朝之建策非常,千古之流芳未泯”。清乾隆间(1736~1795年)旌为“义士”,建祠祀之。为纪念他的开拓之功,在县衙左侧建有土地庙,供奉他的塑像。其墓原在竹筱窝,后因建县衙而迁葬店上。
  
伍正己  
  伍正己,初名愿,字公谨。约生于唐贞元十年(794年)。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登进士第,为汀州府第一个举进士的人。调任临州(今甘肃临洮)尉时改名正己,官到御史中丞。
  唐大和九年(835年)发生“甘露之变”,宰相李训等谋诛宦官不成,反被族诛一千余人。其后以南司(宰相府)为代表的公卿和北司(宫禁)的宦官彼此攻讦,陷害之事层出不穷。伍正己以大局为重,坚持原则,不拘小节,对属员说:“有言责者,非特摘发小过,正当名扬善类,令连茹汇升,为朝廷扶植元气耳。”对于那些遭谗谪的官员,他不遗余力设法营救,使之得以从轻处理或免受迫害。随后反宦官发展为朋党之争,致使更多无辜受害,正己为此叹息不止,说:“庸回方正,势不两立。吾岂能以杯水救车薪之火哉!”遂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回乡。唐乾符元年(874年)逝世,终年81岁。
  伍正己死后,第一个入祀乡贤祠。他的后裔伍佑、伍仲休、伍宗源等,政声文采,各皆彰著。
  
郑文宝  
  郑文宝,字仲贤,宁化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系宋朝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
  南唐时,文宝初以其父荫授奉礼郎,后迁校书郎。宋灭南唐后,仍被录用,补为广文馆生。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历任修武(今河南获嘉)主簿、大理评事、梓州(今四川三台)录事参军,续转光禄寺丞,召试翰林改著作佐郎,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通判。后召拜殿中丞授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河东(今山西境)转运使、刑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等职。其间曾因政事失误或受谗,贬为蓝山(湖南省境)、枝江(湖北省境)县令。
  淳化二年(991年),就陕西转运副使期间,正遇灾荒,文宝诱劝豪民富户出粟三万斛,使八万六千余口饥民得救。在四川、陕西整顿税收时,奏免“到岸钱”,商人感恩不尽。就工部员外郎期间,守卫环庆的龙猛卒部的士兵七年未换防,思乡谋乱,文宝先发库银安定军心,而后上奏此银由他偿还,得到诏免。
  文宝为政,始终如一,不论事之大小,都热心献策,积极力行。召拜殿中丞,奉命到四川、陕西清理整顿税收时,夔州广武卒变乱,他连夜乘船前往,迅速用计平息,得到朝廷提拔。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西部边境常遭李继迁(党项族)为首的地方武装骚扰。一次,李继迁劫走宋朝运往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的粮草,攻陷清远(灵武东南),围困灵武。朝廷失措,问策于文宝,并委以工部员外郎、随军转运使之任。文宝即轻装简从,冒雪率部奔袭清远,解灵武之围,击溃李继迁部,因功迁刑部员外郎,赐黄金与紫袍。自任陕西转运副使后,他不畏艰难险阻,先后十二次从环庆(今甘肃环县与庆阳县一带)带领粮队,通过沙漠督运粮草到灵武境内。文宝善于了解情况,学习当地语言,团结少数民族,常受当地酋长欢迎留宿,甚而有称文宝为父。
  景德三年(1006年),文宝应召回京途中染病,上表要求留在地方当一名闲散官。真宗准他留职养病。他就住在其子郑於陵的襄城知县任所。大中祥符初,文宝改官兵部员外郎,暨忠武军行军司马,都因病未赴任。
  文宝小时受业于南唐吏部尚书徐铉,勤习苦学工诗。晏殊守洛阳时,读到他的《题缑山》诗,套用白居易的话说,“此诗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欧阳修甚至认为“兵部风味不减少陵摩诘”,把郑文宝的诗收进他编的《归田录》。司马光对郑诗也十分赞赏。
  文宝的篆书亦受学于除铉,造诣颇深。现存秦铭刻文,其中《峄山碑》(重刻本)即为文宝所书(原件见于西安碑林)。文宝所写小篆,小至一片中指指甲,更是匠心独具。徐铉曾得意地对人说,篆字难于小而易于大,文宝的篆书小字胜过李阳冰,大字则与之不相上下。
  文宝工鼓琴,曾向崔遵度学鼓琴法。后来崔遵度称郑文宝的演奏为“恐古有之,若今则无”,并把珍藏的一张“水泉”的古琴赠给文宝。
  文宝由南唐入宋,有志于南唐国史,收聚丰富的史料。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写成《江表志》三卷,上卷记李煜,中卷记李璟,下卷记李煜各代的朝廷大政,弥补徐铉、汤悦所作《江南录》的许多缺漏。又以其余丛谈琐事另为缀辑成《南唐近事》一卷,类似小说体裁,却富有史实,后来陆游作《南唐书》就采用了其中不少内容。文宝还著有《历代帝王谱》若干卷,《谈苑》二十卷,《玉玺记》一卷,《郑文宝集》(或作《郑兵部集》)三十卷。
  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文宝在襄城逝世。后归葬宁化故里。


曹柳顺  
  曹柳顺,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中屋人,出生元朝(年月不详)。性强刚,爱打抱不平。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官僚富户霸占田地,强逼自耕农为佃户,“所取租课,重于公租数倍,以致贫民缺食者甚众”,沉重的徭役,繁重的捐税与贪暴的政风,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柳顺不堪奴役,与曹福山等人举起义旗,以刘屋山为寨,率众攻衙门,袭官富,与封建压迫抗争,深受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一万多人。
  元至正二十二年(注:有的史书记载为元至正十二年。)(1362年),柳顺派先遣队88人攻打明溪兵寨,中了兵牌陈友定圈套,兵器被缴,88人全部被杀。柳顺闻报,悲愤至极,亲率步骑兵数千人再次前往。陈友定趁柳顺队伍悲痛惊恐之际,先发制人,带兵偷袭柳顺营寨,起义队伍损失过半,陈随即攻曹坊,柳顺被俘遭害。
  
张显宗  
  张显宗,字名远,宁化县禾口乡陂下村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穷苦农民家庭。六岁丧父,母黄氏茹苦守志,把他抚育成人。显宗自幼颖悟聪敏,勤奋读书,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岁贡,入国子监肄业。洪武二十三年应天府乡试中举。洪武二十四年会试成进士。是年三月殿试,取选第二名。明太祖召殿对策,亲谕:“文辞详赡,答问意足,有议论,有断制,必有学之士,宜在首选,特赐状元。”
  张显宗状元及第后,初授翰林院编修。奉敕撰述文章,检阅经史。并以翰林院编修,随侍亲王前往秦、晋、燕、齐诸国(藩)巡视,得其赏识,升任太常寺丞,赐衣一袭。
  洪武三十年,显宗以年少博识被任为监理国子监学事。他针对监内时弊,学风不振,认真拟定出十条整改措施,获得太祖嘉奖,被正式任命为国子监祭酒。他就后,严整学风,健全规章制度,“夙夜以身率诸生,五鼓即升堂,讲读课试,俱有程式。以宣圣庙隘撤而新之,以桥门道隘凿而通之,视师儒之贤者礼之,临邪不检者汰之。由是太学风采一新”。
《明史李时勉传》亦称:“太祖以宋讷为祭酒最有名,其后宁化张显宗,申明学规,人比之讷。”显宗任内造就大批人才,后来试得礼部第一、仕官国子司业的吴溥,就出自他门下。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显宗任工部侍郎。是年太祖逝世,惠帝即位。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靖难兵起,叔侄互争帝位。同年五月,惠帝命显宗前往江西召集壮丁,筹募军粮,以御靖难。六月,朱棣攻陷南京,夺得帝位,改号永乐。显宗被南昌百户刘恩缚送京师,成祖念及显宗乃太祖旧臣,惜其才释而不诛,谪戍兴州(今宁夏境),镇守边关。在兴州三年多,显宗佐助军政长官,引导回汉人民兴修水利,开发牧场,培植牧草,沟通汉回及其他少数民族间的文化,组织商品交流,传播和改进耕作制度和工艺技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销融民族隔阂,从而使西北边疆得以繁荣、巩固和安定。
  永乐四年(1406年),交趾(今云南、越南境)黎季□父子杀陈日焜自立,据地叛乱。成祖检阅御戎策,调张显宗随同朱能、张辅领八十万大军南征交趾。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抚辑夷民,赈灾恤难,化除汉夷界域,交趾军民绥服,大军所向披靡。永乐五年正月,大破季□叛军于□江。五月,擒黎季□及伪太子于高望山,交趾叛乱平定。六月设交趾左布政司,英国公张辅、工部尚书黄福共同表荐显宗功绩,朝廷起用显宗为交趾布政使。显宗推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怀柔政策,安抚军民,免除苛政,起用人才,兴办水利,发展生产,兴办教育,把交趾治理得井井有条。“当远人款附之初,兵农以数百万纪,号令所及,民庶欢呼”。还使原先不受朝廷节制的清林知州王赋、武宁知州魏思善驯服,并有惠政,“显宗抚绥新附,人亲之如父母,交人祠祀之”。
  永乐六年十二月十日,显宗因积劳成疾,逝世于任所,终年46岁,噩耗传开,交趾人民无不悲哀,“感泣不能自己”。朝廷悼惜,追封为工部尚书。显宗三个儿子,遵遗嘱随军护柩归宁化故里,葬于离城七里的张家坪。为纪念他的功绩,汀州府衙前建有状元坊。明万历八年(1580年),推官金俸筹款立状元坊于宁化县衙儒学前。清左副都御史雷鋐为其故居赠制匾额,上书“云表二龙”。
  遗著有《立太学规则》、《诸司职掌》、《逆臣录》、《忠义录》、《辅教录》、《警愚录》、《张待郎遗集》等书,惜已无存,仅民国《宁化县志》载其部分诗词。
  
伊天佑  
  伊天佑,明代宁化城关人,生卒不详。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天佑以岁贡入京候选。当时严嵩当权,借故索贿,送银五百两者便可得官。曾有人向天佑授意,天佑坚决不干。幸好这年吏部李默担任主选官,秉公选拔人才。天佑应考中第四名,派往湖南省桃源县任知县。
  桃源县庙宇遍布,群众迷信鬼神,该县久无城墙,无人过问。天佑到任,亟想改革陋习,加强防御设施,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当时,城里有座将军庙,庙大田多,农民佃耕庙田,常因田界不清闹纠纷,前几任知县都无可奈何。恰好又有争田官司闹到县衙,天佑传令按稻草多寡定面积大小与界至,叫双方各自把稻草全部挑到将军庙前,听候断决。然后,在将军庙“升堂”,对着神像大骂:枉为神灵,空有其名,历来佃户争执庙田界至,你却置之不理,要你何用!下令用稻草引火,烧掉将军庙,变卖庙产,用于修城墙,终蒇其事。
  按常德府惯例,所辖各县每年要积“无碍官银”三千两,作为新任太守的寿礼。天佑到任后,正遇到陆太守上任,天佑拒送“无碍官银”。他说:“银达三千两,还说‘无碍’,这是什么话?”破了这个规矩。陆太守怀恨在心,总想寻机报复。恰好巡按御史莫奕到常德,陆太守便中伤天佑。莫奕的父亲在宁化当过县令,莫奕与天佑是要好的同学。莫奕召见天佑问道:“陆太守为人怎样?”天佑不解地说:“他是个新任官,难道他一来就被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莫奕听后,更觉天佑为人厚道,便将陆太守背后告状之事告诉天佑。但天佑毫不计较,仍像原来一样对待陆太守。
  桃源县是常德府赋税最重的一个县。历任知县为了不影响考绩,都把下年的新税挪补上年的欠数,积欠数量已上万。天佑施行“四六带征”的办法,使百姓负担得以减轻。无奈上司认为天佑催征不力,考绩很差,难于重任,以此冷落天佑。而天佑却理得心安,处之泰然。


李世熊  
  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愧庵,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宁化县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父名近春,母唐氏,家道小康。
  世熊自幼颖慧,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15岁应童子试第一。16岁入县学。17岁乡试不第,20岁再应乡试,同考官佘昌祚要列他为榜首,主考不同意,昌祚赌气带走试卷,遂又落第。23岁以郡试第四成廪生。崇祯间(1628~1644年),他9次科试第一,但6次乡试均落第,3次选贡也落选。因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不合考官的口胃。
  世熊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乃至医卜星纬释道典籍,尤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有很深造诣,曾先后在宁化、长汀、顺昌等地任塾师,他原满怀壮志,想以所学报效国家,但屡试不第,素志难酬。
  自崇祯十七年(1644年)起他便闭门谢客,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是年,他拜黄道周为师,师生互相敬重。次年(1645年)七月,唐王朱聿键称帝福州,改号隆武,道周入阁主政,推荐世熊任中翰之职,世熊辞谢。八月,道周又把世熊的名字附上《劝进笺》,准予出贡参加廷试。他目击时事日非,心痛当道失策,也不应试。不久,道周孤师出征,世熊恳切上书,多方劝阻,希望老师能留大有作为于将来,不必作无谓牺牲于目前。后来得知道周死难,筑坛遥祭痛哭,奔赴福州,上《褒恤孤忠疏》,慰唁遗属。到80高龄仍还念念不忘,寄望于有人写出比《文明公传》更全面的传记来。
  督学使何宗元、冯之图、陈之奇、推官佘昌祚、宋应星等也很器重世熊。何宗元对长汀薛县令说:“此生不但文字奇变,其品骨亦卓绝不凡,往岁读书会城,吾欲渠一面,竟不可得,其高洁如此。”宋应星和陈之奇都曾请他阅生童试卷。至于他所结交的曾异撰、董谦吉、陈燕翼、刘廷标、何楷、彭士望、魏禧、魏礼等都是有识有节之士。
  清兵入闽后,占民房,强迫剃发,世熊不能忍受满洲贵族统治者的暴行。遂隐居阳迟山,建檀河精舍,人称檀河先生,专心读书著述。名其书斋为“但月”,二字拆拼即成“明一人”。
  他屡次拒绝清廷征召,但对地方安宁和建设却非常关心,诸如设险御暴、兴利除害等事,无不审时度势,尽力而为。换代之初,兵革未息,官府借机诛累,百姓大受骚扰,仅有泉上乡民受其教导,治安较好,官府又慑于他的声望,才免罹难。
  世熊德高望重,南明义军和农民军对他甚敬仰。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建昌四营经过泉上,有一名士兵摘了世熊园里的两个桔子,首领黄希任即予鞭打,并亲自守在园旁,等部队过尽才离开。次年广东农民军来到泉上,眼看大火快烧到世熊住宅,首领刘大魁赶紧派兵扑救,说:“奈何毁李公居室!”
  顺治十一年(1654年),他倡议在麻布冈修筑土堡,亲自监工,是冬建成,聚族入居自卫。康熙十三年(1674年)闽藩耿精忠叛清,不断遣使敦请世熊。当时政局已定,民族矛盾趋向缓和,久经战难的人民亟须休养生息,世熊洞悉耿藩逆时而动,必然败亡,他不愿生灵再受涂炭,严厉拒绝,联络数十乡成立“保民会”,严禁乡民从军和勾引外寇。他乡附逆而死者不下千人,只有泉上赖他免遭劫难。
  




李世熊部分著作

他把学识、气节倾注于《奉行录》、《经正录》、《史感》、《物感》、《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及《狗马史记》等著述之中。《狗马史记》讽刺明季尸位素餐的官僚,谴责丧失民族气节之辈,被清廷视为禁书。《物感》是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文字较《况义》精练。他83岁时纂成的康熙甲子《宁化县志》七卷,问世后更享有盛誉。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八日,85岁的世熊在泉上檀河逝世。原葬泉上白沙坳祖墓之旁,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改葬泉上茶头窠。
  为缅怀世熊,民国31年(1942年),宁化县政府特将泉上乡改名为元仲乡。
  
黄慎  
  黄慎,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宁化人,清初著名画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
  14岁时,父亲客死湖南,两妹相继夭折,家境十分穷困,为生计,母亲命其学画,为人写真。16岁时,离家从师,他勤奋苦学,悉心钻研,画艺日进。
  康熙五十八年黄慎33岁,离家远游,行走于福建、江西、广东、江苏、浙江各地,边卖画,边游览山川名胜,广交朋友。雍正元年(1723年),黄慎到达扬州,以他精湛的艺术进入扬州画界。当时的扬州经济繁荣,文人荟萃,画家如林。黄慎结交了许多名士画友,特别是与郑板桥、李鲜、金农、高翔等画家交往密切,共同开创画坛的革新局面,很快便名闻扬州。
  雍正五年(1727年),黄慎接老母和家小客居扬州。雍正十三年其母思乡时,黄慎又举家回到宁化,在家乡授徒传艺。后出游长汀、沙县、南平、福州、古田、建阳、崇安、龙岩、南安、厦门等地访友、卖画。乾隆十六年(1751年)黄慎65岁,母亲去世,他又重游扬州,居住六年,才返故里,苦度晚年。
  黄慎自幼清贫,勤奋好学。“十年容类打包僧,无怪秋霜两鬓鬅;历尽南朝多少寺,读书频借佛龛灯”,真实地记述他自己的生活。艰苦的流浪生活,使他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艺术,而且陶冶了思想情操。他笔下的渔翁、贫僧、平民以及乞丐的形象,都十分真实感人。他的诗“黄犊恃力,无以为粮;黑鼠何功?安享太仓”,“我欲推倒南山化为肉,倾尽东海灌漏口,大哺天下谢寒士”,均表现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深恶痛绝。他在待人接物上是“虽担夫竖子持片纸方逡巡不敢出袖者,亦欣然为之题署”,而达官贵人出重金求画,并非有求必应。




黄慎著作和部分画集

黄慎初学画时,为生计而专工工笔人物,后来终嫌偕俗,自认不过是一个画匠而已。他母亲也教导他“作画应多读诗书”、“儿为是(指绘画)良非得已,然吾闻此事非熏习诗书,有士夫气韵,一画工伎俩耳。讵足亲贤达,慰汝父九泉”。于是他更加发愤读书、练字、学诗。他学诸家之长,勇于破旧创新,以狂草笔法入画,开创一代画风。他的人物、山水、花鸟都独具特色,特别是写意人物神情毕肖,气韵生动,是“扬州八怪”中仅有的。郑板桥评道:“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他的草书“疏影横斜,如枯藤盘结”,独具一格。他的诗,“直抒胸意,清新高雅,亦如巉岩绝□,烟凝霭积”。雷鋐称“山人字与画可数百年物,诗且传之不朽”。乾隆二十四年,宁化知县陈鼎捐资刊印《蛟湖诗钞》,行世不衰。因此,时称黄慎诗书画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佼佼者。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黄慎病逝,终年84岁。1987年8月,中共宁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黄慎诞生三百周年纪念会,并在南大街口瘿瓢园竖立黄慎塑像。
  
雷鋐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九年,又被召到上书房,担任日讲起居注。乾隆十五年出任浙江提督学政,后改任江苏学政。乾隆十八年,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任浙江,仍留提督学政。
  雷鋐深受蔡世远、杨名时、方苞等人的熏陶和影响,在理学研究上有很深造诣。他以精辟的见解,旗帜鲜明地极力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并有所阐明;而对陆九渊、王阳明另一派对立观点又细加辨析,写出《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等专题文章,予以评说。他认为理学应当根据二程、朱子所倡导的“力辩于危微之界,反复于克念罔念之几,以推及于天下治否”的立论,强调“力行”、“躬行”,主张亲自实践。他说:朱子之要,大而能博,学者未能遍观而识。其主要精神是: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修身养性,奖掖后进,致力于以天下为己的实践。他特别推崇刘宗周、黄道周等学问、人品、气节,视其为楷模。
  乾隆十一年,下诏责备御史谏官等多是为沽名钓誉而提意见,雷鋐上书奏对。他认为:作为臣下,当然不可借机谋私,求名计利。但皇上既然声称乐意听取下面的直言,就不该计较言事者的动机,更不应横加责备。雷铉又劝乾隆要信任忠良有才干的人,除去阿谀奉承之辈;不要从事无益的游幸,增加国家负担;不要沉溺于无益的玩乐而妨害政务。乾隆表示:“雷鋐此奏,朕嘉纳之。”
  雷鋐在江苏、浙江曾任学政六年,其间所举拔的都是知名人士,得到江浙人的称赞:“不动声色,可是弊绝风清,百年来所仅见”。
  乾隆二十年,浙江杭州、嘉兴发生严重饥荒,官府不敢上报。雷鋐写信给巡抚周人骥,劝他呈报,巡抚不从。雷便自己上奏,奉旨加赈缓征,解除民困。
  雷鋐读书穷理,见解透彻。所写文章能于简要平稳中表现深刻的主题。建宁朱仕琇为《经笥堂文集》作序,推崇他“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宗”。雷鋐所著有《经笥堂文集》三十五卷、《自耻录》一卷、《闻见偶录》一卷、《读书偶记》三卷、《校士偶存》一卷、《翠庭诗集》若干卷。《读书偶记》被收入《四库全书》
  乾隆二十一年,雷鋐请假回乡养母。乾隆二十四年为母丧操劳过度染病去世,终年64岁。葬于中沙鱼潭村。


伊秉绶  
  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宁化县城关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月十一日生于书香官宦家庭。父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秉绶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后受学于父挚友乡名儒阴承方(字静夫),攻宋儒理学,又涉猎李榕树(光地)、蔡梁山(世远)及雷翠庭(雷鋐)等名儒理论,讲求立心行己之学。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乾隆四十九年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游于朱珪之门,为都中诸巨公所爱重。馆于纪昀家,督课其孙。乾隆五十四年会试,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乾隆五十七年升任刑部主事。嘉庆三年(1798年)升刑部员外郎,奉命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嘉庆四年晋升刑部郎中。未几,出任广东惠州知府。
  秉绶在惠州,问民疾苦,兴利除弊,百废皆兴,讼牒所至必亲审理,对受株连者当即遣释。有富豪欺辱寡妇弱子,即拘豪询责,民众称快。他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造就人才,奖掖后学,重修白鹤峰“东坡故居”,于西湖建“无碍山房”、“招鹤亭”供人游赏,创建“丰湖书院”,请嘉应才子宋湘主持学宫教学。秉绶重修苏氏故居时,于墨池中得东坡“德有邻堂”端砚(今藏于宁化博物馆)。
  嘉庆六年,匪徒陈亚本、陈烂屐四相继于郡境行劫抢掠,百姓不得安宁,秉绶向提督孙全谋请兵往捕,不应;于是率民环呼,又不应;乃领衙役70余人夜捣匪巢,擒获亚本,余匪逃入羊矢坑。嘉庆七年,惠州大旱,陈烂屐四串通勾结不法役吏趁机抢掠,又适博罗绞犯越狱,总督吉庆仓皇失措,提督拥兵不前,秉绶每每愤懑请兵益力,触怒吉庆,遂以“失察教匪”被罢官入狱,遣戍军台。惠州士民见秉绶无辜谪戍,哭诉于途,恳请奏留,士绅叶廷勋等又为其竭力奔走,吉庆见士民势众不可侮,只得许秉绶随营办事,免戍军台。未几,吉庆以在粤“措置失当”,被嘉庆帝罢职诇察,自杀身亡。会新督倭什布巡视惠州,士民数千为秉绶鸣冤,倭什布将实情呈报朝廷,奉嘉庆皇帝命,秉绶免罪平反。
  嘉庆十年,扬州水灾,两江总督铁保荐举秉绶,前往南河、高邮、宝应勘察灾情。他驾一小舟,遍历村庄,不避暑雨,亲自查阅赈灾帐册,核发银米,严禁胥役克减,深得民心。旋奉命就扬州知府。时扬州连年水灾,他一如既往,深入民间,“饥咽脱粟饭,渴饮浊流水”,与百姓同甘共苦。下河灾民三万余人逃荒到府城,秉绶劝富商巨室捐输六万余金,于寺庙立棚厂,安置饥民,依人口赋米赈钱,又于每邑置粥厂,以食贫黎。有灾民鬻耕牛以食,秉绶除设厂施粥救济外,按牛估值当质以贷,招雇专人牧养,许可来春取赎。越年,风雨顺和,农民得牛耕种,获得好收成,百姓歌功颂德。嘉庆十二年,秉绶调任河库道,旋又调两淮盐运使。任职两月,父丧,回宁为父治丧。居家八年,见城墙倾圮,出千金倡修。家乡遇到饥荒,他竭力动员商富平价粜米,并捐义田二百石。倡修广济、龙门二桥,筹措钱银万两。
  
秉绶知惠州、扬州两府,均有德惠政声,为清一代名吏,但他从不以功自居。在扬州时,他主动从商富集居的豪华新城住所“休园”,迁至平民所居之旧城“黄氏园”,取名其寓所为“湖上草堂”,保持爱民本色。他生活上清廉耿介,平居端朴,不倚门户,屏谢声色,“每食必具蔬”,并以此“藉以清吾心耳”。常说:“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嘉庆十六年秋,他重访惠州,邑人争相迎接,至丰湖书院,见辟伊公祠祀己,着令撤去。
  嘉庆二十年夏,经友人一再敦促,秉绶启程入京,途经扬州,旧时好友皆留其小住,客居至秋,天气渐凉,偶感霜露,猝得肺疾,于九月十一日病逝于扬州,终年62岁,归葬宁化曹坊石牛驿(今上曹村)。秉绶逝世不到一个月,扬州士民就将他供奉于“三贤祠”内,与扬州历史上三位名贤太守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并祀。
  
秉绶爱好广泛,绘画、治印、诗文均为世所重,有《留春草堂诗钞》等刊行。他尤善书法,时有“南伊北邓”(伊秉绶、邓石如)之誉,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他字工四体,行书、篆体均精。所作隶书,举世叫绝,其体貌鲜明,用笔圆浑,近于缪篆,横平竖直,不喜作波挑燕尾,即便作,亦意到即止,而结体则在方正之中,巧作疏密聚散变化,长短方圆,敢于扬抑。故布白宽博,气韵生动,雍容高雅,痛快自然,为隶书开一新生面。作匾额、楹联,更尤纵横排□气象万千,悬挂壁间,异常壮观。何绍基谓其“八分出篆”,梁章钜谓其“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其章法之妙,匾额特见其能。如所作“爱日吟庐”,“日”“吟”二字合成一行;“退一步斋”,“一”字置于顶端,殆从汉印悟道而活用;“虚白”二字之贴上与特取横势,理亦近同。“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一联,其字或长或扁,或大或小,或密或疏。“海内文章伯,古来经济才”联,笔划曲直,变化无端,新意纷呈,动静有节。“宋拓仅存”之四字扉页,“宋”字之“木”缩撇捺而为两点,“存”字空左下便于留题,而其“子”之横,则故右展补空,一点一划,悉具巧思。正如前人所说的“领略古法生新奇”,惟妙惟肖。
  




伊秉绶著作及部分书法选


秉绶隶书致深,演进可分三期,嘉庆三年前作品,字颇挺秀,用笔稍肥,结体欠峻,属摹拟之制。嘉庆七年至十年作品,波挑已敛,以方整均称为特色,可谓是蜕变期。嘉庆十年至逝世的十一年,为创新期,其字面目独具,风格多样,凝重浑厚,秀挺渊雅,洒脱恣肆,笔到成功,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民国《宁化县志》称秉绶工其隶法直逼秦汉。
  秉绶书法作品颇丰,流传中外。民国20年(1931),商务印书馆搜集秉绶墨迹编《默庵集锦》上、下册刊行。民国26年又出版《默庵集锦·续集》行世。
  
张腾蛟  
  张腾蛟,字孟词,宁化县店上山张家亨(今湖村乡店上村)人,清隆二十四年(1759年)生。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出众,14岁时,便为家乡戏台撰联:“褒贬中千秋青史;点醒外一枕黄粱。”横额是“善戏谑兮”。后来精研经史,文章沉博绝丽,几千字能一气呵成。
  乾隆四十六年,太傅朱珪视学福建,岁试汀州学士,无意中发现落选的腾胶试卷,惊叹此为一篇很有才气的好文章,改取为第一名,并收录腾蛟为门生。乾隆四十八年,腾蛟考中第一名举人。从此朱珪把他带在身边,和别人谈起来总把他称作“国士”,深爱如子。后来福建巡抚召集十郡士子到鳌峰书院考试,腾蛟又获优异成绩。朱珪常让腾蛟代写奏折,其瑰丽得体,颇合朱珪那“词雄天下”的文风。
  乾隆五十二年,腾蛟再次到礼部应试,未考取,更加激励愤发,就留住在朱硅家准备再考。乾隆五十四年,腾蛟祖母身故,回家守孝。礼部尚书纪昀怜他贫苦,亲笔修书,介绍他拜谒湖广总督毕沅,以求资助,腾蛟未往求见。
  乾隆五十八年,腾蛟考中进士,但在复试时却遭宰相和珅排斥。经纪昀等人力争并指出其典故出自《公羊传》,和珅更加恼羞成怒,竟独断决定停止腾蛟殿试资格一科。腾蛟只好等待下科再去应试。岂料他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殿试之前病逝,终年35岁。
  腾蛟曾致力写作《山海精良》一书,惜未完稿。遗作有诗30首,骈文80多篇,惜今都佚失。
  朱珪惊闻恶耗,非常悲痛。他在写给其亲属的信中说:“……才如孟词,文如孟词,学如孟词,犹不得一进士出身,然则尚有侥幸成进士者,岂不愧耶?不得者又何憾也?此较之蔡廷举、林树藩而更可悲憾十倍者也。目中所睹止此一人,而不得大成。若阮云台之福慧双齐,何修而得此耶?自问我之无能为役,何叨忝耶?……”
  腾蛟逝世时,朱珪和纪昀等人都作诗悼念他。
  杨秀登俊  
  杨秀登俊,字千人,号霁林,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宁化县济村乡龙头村(一说禾口杨边)人。
  秀登俊本是良荣周之子,出继堂叔良荣选为嗣。良荣选任官台湾北路诸罗守府,阵亡后得赐世袭云骑尉,由秀登俊承袭。秀登俊以守备题补,曾署理烽火门守备(1820年),补授铜山营守备(1822年),护理南澳左营游击(1824年),福宁三沙左营游击(1825年),补授福建水师提标前营游击(1827年),台湾安平中营府摄左营都阃事、安平协镇(1828年),准补福建厦门提标中军参将(1832年),护理福宁总镇印务(1834年),简放广东顺德协镇(1835年),署理阳江总镇印务(1839年),福建金门总镇(1840年)等职,总督又奏调他镇守海坛,统辖闽安协镇。
  秀登俊任南澳左营游击时,海盗猖獗,商旅被害甚多,经他剿抚结合,终于海境平静,商旅安全。任厦门参将期间,协助平息台湾张炳“滋事”,以“三日内赶办军需敏捷”纪功。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逝世,终年58岁。
  
张锡龄  
  张锡龄,字子穆,后改善兼,号兆达,宁化县禾口乡大江头人,清道光八年(1828年)生。道光二十八年中秀才。
  锡龄热心倡办义塾,设馆授徒,免费召贫穷子弟入学。
  原先大江头周围山光岭秃,张锡龄邀集村人种茶栽松,几年后,林茂成荫。锡龄邀集村人订立禁约加以保护。但仍有人随意砍伐,为此锡龄一边叫自己家人前往砍树,一边又率村人巡山,当场捉住自己家人,予以加倍处罚,村人深受感动,从此再没人再敢乱砍树木。
  同治四年(1865年),田赋每两征银由3.18两增至3.23两,到十月又增“加派”,锡龄体谅民苦,磕头请求免交“加派”,被知县革除秀才。同治八年,粮食歉收,赋率却增到3.87两,锡龄再次呈文为民请命,内有“白骨到处填沟壑,遍野哀鸿噬虎狼”之句,县知事见其理直情切,有所感动,但迫于上司之命,无法抵制,只好一面将锡龄呈文上报,一面继续催征。然锡龄拒征之举迅速传及全县,西、南各乡纷纷响应,形成一次拒征风潮。福建巡抚闻报,严令追究,汀漳道派兵三百,在大江头坐索四个月,当地民众宁肯备受官兵勒索、烧、抢,乃至被迫外逃之苦,誓不交出锡龄。最后官兵买通锡龄妻舅邓某,才在石城邓某家将锡龄诱捕。
  锡龄被捕后,于押解途中劝阻族人拦救,表示愿解往汀州受处。府尹传讯,得知锡龄自己赋额甚微,便劝他“自善其身,毋多管闲”。锡龄答道:“九幽昏阿谁更入,愿驾慈航度众生”。推官问:“举国一律,为何一人抗拒?”锡龄答:“一人搭桥,可免众人落水。”推官问:“能否办到?”锡龄答:“清水能,浑水则不能。”
  府尹将情上报,锡龄被判极刑,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初一日被杀于汀州南教场,时年43岁。
  
刘映奎  
  刘映奎,又名聚星,字幼苏,宁化城关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光绪三十三年会试中经济科第四名,授法部主事。后回乡担任云龙学堂山长,又到汀州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被初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并任副议长,后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
  映奎品学兼优,颇有声望。曹锟在民国12年(1923)贿选总统时,特派说客前往映奎寓所笼络。说客声称:投一票即可支领五千银元,另有一笔额外馈赠。映奎初以婉言相劝,但说客仍纠缠不休,映奎怒道:“五千元银买不了我这一票,至于别人投谁的票则属人家自己的事,可我不能为之拉票。”说客只得悻悻离去。为避曹锟迫害,经友人劝告,映奎离京暂隐天津。
  民国13年国会解散,刘映奎先后任北京、朝阳、中国、冯庸等大学中文系教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国21年又策动王揖唐等成立伪冀察政务委员会。王揖唐为拉拢人心,扩充势力,以曾同为国会参议员的身份,聘请刘映奎为咨议员,送来钞票和聘书,还许诺无需担任实事,每月就可得车马费一百元,但他拒不受聘。民国24年刘映奎病故,终年69岁。
  
雷焕猷  
  雷焕猷,字子嘉,号退庵,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幼孤而家贫,刻苦读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曾主讲禾口道南书院。后赴京应试,中选,分发广西后补知县。未几,辛亥革命爆发,由京返闽。时福建已成立都督府,而宁化尚未易帜,他请派省防军一小队随同回宁,升起五色国旗,号召县人剪辫放足,咸与维新。鉴于省防军不能久留,遂倡办团防,维护治安,并倡导革新教育,兴修水利,增加积谷等。
  民国2年(1913年),焕猷当选国会参议员。民国12年曹琨贿选总统,焕猷不为利诱。他说:“我岂能自鬻其身并鬻及子孙!”毅然束装南下,穷死自明,受到孙中山的嘉勉。
  民国8年为请求减轻民众负担,致书粤军军长许崇智,情辞恳切,多获采纳,至今还有八旬以上老人仍能背诵该信全文。
  民国13年焕猷病逝于福州,终年54岁。章士钊替他写墓志铭,盛赞其南下之举。
  
黎景曾  
  黎景曾,字季庵,号勇退,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
  景曾幼年自以为天资不及其兄(景祥,字介夫),故而加倍用功,以致学业日进,后考选恩贡,终与介夫(岁贡)齐名。
  民国2年(1913年),景曾当选为福建省参议会候补议员,民国6年为正式议员。每次出席会议,均以民意为重,建议兴革事项,尽言尽责。
  民国6年,宁化县奉命成立修志局。次年黎景曾受聘负责主纂《宁化县志》。他与张守先、黄宗宪、巫翘楚齐心协力,备极艰辛,四年始告成稿。纵观宁化修志,自李世熊纂成第三部《宁化县志》以来,已历二百五十年,不但土地、人民、政事各方面因革损益,文献无征,多数资料湮没不存,而且大多数人认为,“李志”是名志,后人难以为继。同治八年(1869年),举国修志,宁化只再版“李志”。然景曾却知难而进,他说:“长此以往,后无寒支其人者如之何?后有寒支其人者亦将如之何?”所以他认为:“矧奉命修辑,不能以不才而废其职……李志所讥为屠沽簿帐,唇目眩呕,或亦不免。然兢兢然述而不作之意,后有寒支,以为材料可矣”。于是根据总局所颁凡例,对康熙以前之事,尽量录用李志原文,再作稽考订正,而对康熙以后之事,认真采访收集整理,力求详尽确实。稿成,由景曾携往福州付印,历时数年,共费银元七百二十元。除县知事捐俸二百,修志局同人捐小洋二百八十角,预订款二十元外,不足部分概由景曾垫付,他在福州校对监印亦无分文工资。直至民国15年,这部《宁化县志》终于在他的艰辛经营下出版,省修志局总纂陈衍特为作序,备加赞许。此外,景曾还著有《勇退诗文钞》、《双溪友声》各一卷刊行。
  他毕生热心教育事业,致力为乡梓培育人才。早年在家设馆教授私塾。民国8年受聘为宁化县师范讲习所所长。后又担任过福州私立国粹中学国文教员一年多。民国24年,宁化县政府委以民众教育馆馆长之职。翌年以老告退,仍设馆授徒。民国26年病逝,终年67岁。
  
雷寿彭  
  雷寿彭,字肖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九月生于宁化城关。自幼聪颖好学,考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光绪三十二年在日本经纬中学毕业,升入日本明治大学专门部商科。毕业回国后,清政府授他为商科举人。
  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省参议会参议员。民国9年8月~15年9月,选任省参议会副议长。民国18年任省临时参议会驻会议员,还先后担任省政法专门学校校长、省政务厅代厅长、省府秘书、省禁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福州戒烟医院院长、云霄县县长等职。颇受当时省长萨镇冰、陈仪等人器重。
  辛亥革命期间,他和刘春海在福州合办《群报》,宣传革命,抨击时弊,为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革命尽力尽责,多次当选省参议员之职。
  他精书法,尤工行楷。每日早起盥洗毕,先临摹汉魏碑碣,持之以恒。擅写大字,当时福建商号招牌属他手迹者不少。著译有《统计学问答》、《中国现行商法总论》等。并曾集资重刊雷鋐《经笥堂文抄》、黄慎《蛟湖诗钞》等,以广流传。
  1952年秋,寿彭病逝福州,享年66岁。


马贻谦  
  马贻谦,字牧初,号遯庵,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于宁化县安乐乡。
  贻谦6岁入塾,16岁考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民国元年(1912年)毕业于福建高等巡警学堂,民国5年应北京高等文官考试及格。历任长汀县警务长、宁化县公署科长、山西省政治观察所所员、归化县知事、连岗初中校长、宁化县保卫团团董、云霄县秘书、宁化县警备联队副联队长、国民抗敌自卫团中校副司令、宁化县参议会议长等职,系民国年间宁化绅士中的头面人物。
  苏区时期,其子树敏在连岗初中读书,与中共地下党员徐赤生、张志农、王子谦等友善,徐等曾利用树敏的宿舍作掩护,进行秘密活动。当时贻谦身为校长,明知而不过问。民国19年春,国民党宁化县党部指导员周人杰生活腐化,被群众戴纸帽游街,他因积极参与而被开除党籍三年。
  民国36年,宁化选举“国大”代表,贻谦是国民党圈定的候选人,与张树庭竞选失败,官司一直打到国民政府。次年“国大”开会,张、马两人同赴南京,结果他因未获代表资格,未能出席“国大”会议。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后,贻谦逐步看清了形势,令其子树敏于10月21日率部起义,参与和平解放宁化城。从此定居宁化城关,曾作为特邀代表出席过宁化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1年10月18日,贻谦被宁化人民法庭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在安乐执行,时年65岁。其子树敏,亦被判刑劳改,1962年病死在龙岩青草盂农场,终年56岁。
  1981年9月8日,中共宁化县委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确认马贻谦父子属起义人员。1982年4月,经宁化人民法院复查纠错,撤销对马贻谦、马树敏的判决,给予平反。
  
徐泰咸  
  徐泰咸,字晓春,宁化县曹坊乡根竹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初一日生。其父徐国裕是个有名的武秀才,拥有土地500多亩、房屋20多间,生四子三女,泰咸居长。
  泰咸9岁读书,16岁考入宁化县立云龙高等小学,成绩优异,提前半年毕业。随即考入海滨法政学校,旋转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6年(1917年)毕业回母校任教。
  民国9年1月,他享受半公费赴法勤工俭学,初入木兰公学,民国13年继入国立鲁伦大学机械系,钻研数学及理论力学。课外编写《三角学讲义》。民国16年冬毕业,得硕士学位回国。
  留法期间,由华法教育会介绍,与陈德恩、吴乃青等人到法国南部一个铁工厂做工,以劳动所得补贴学用。为维护民族尊严与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他曾多次参与共产党人李立三等人及华法教育会组织的游行、集会、绝食等活动。
  泰咸受西方教育影响颇深,立志“教育救国”。回国后,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献身教育数十年如一日,历任龙溪工业职业学校(简称“龙职”)、宁明清三县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联中”)、宁化县立初级中学、省立宁化中学、省立永安中学(简称“永中”)等校校长,直至解放。他从严治校,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为首务,要求员工尽职尽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所治各校,校誉日隆,桃李争艳。
  泰咸治校特别重视依靠民众集资,坚持勤俭办学。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龙职”奉令疏散,高中部并入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初中部内迁连城芷溪。翌年,他奉令筹建“联中”,“龙职”再迁宁化,委托“联中”办理善后事宜。当时交通不便,他带领学生搬运图书仪器,长途跋涉,备尝艰辛。为扩建“联中”校舍,他亲往各乡募捐筹款,甚至自己绘图设计,指导施工,并利用课余率领学生扛木材,运砖瓦,从而缩短工期,节省了造价。
  任教期间,泰咸兼任过国民党宁化中学区分部书记、三青团宁化分团干事、宁化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等职务,还参加过“翠华俱乐部”,为马贻谦助选“国大”代表,因受排挤于民国36年冬调任“永中”校长。
  1950幱安解放,他仍任“永中”校长。1951年春参加“革大”学习,7月结业,9月改任大田初中校长。1953年秋,调任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系讲师(1957年因政历问题,降级为资料员)。1962年5月退职,定居宁化城关,1976年病逝,终年83岁。
指导教练:系统公众号联系电话:13999999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5个简单易懂的哲理小故事

下一篇:译作|杨焄:《皇帝的新装》传入中国后,为何吸引了众多翻译、创作和研究者的关注?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4-19 11:16 , Processed in 0.381967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