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用5年研究敦煌,帝都学生的格局绝了

2021-10-7 08: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83| 评论: 0

鼎石又出圈了!
9月,一场名为“千孔洞窟 万象之上”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让鼎石妥妥地成为了今秋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学校,它甚至比故宫博物院的敦煌艺术展还早了9天。



△“千孔洞窟,万象之上”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在鼎石校园的展览现场
而促成这一展览的,竟然是一名鼎石12年级的学生,17岁的左纯溪。
在艺术展开幕式当天的沙龙“重回盛唐,与众神对望”上,左纯溪与研究了敦煌37年的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侃侃而谈。



△赵声良先生在“千孔洞窟,万象之上”展览现场
这一幕不禁让我想到3年前采访鼎石初创团队时,一位外方领导说过的话:
在国内读完初高中的中国学生将更具有优势,因为他们更能提供深入的关于中国的见解,他们是大学喜欢的“既具有英语技能,能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又能提供独特中国视角的学生”。



△鼎石的学生导览员
一个国际化学校的学生为什么会对古老的敦煌产生浓厚的兴趣?
传说中,鼎石“三大基石”之一的“中国主线”在学生的长大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强调当地经验,是否真的可以帮助走国际化道路的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带着这些问题采访左纯溪的时候,我被这个四年级就立志成为“敦煌第二个女儿”的姑娘深深打动,她不仅用实际行动“守望敦煌”,也在践行着这一代人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




△左纯溪

#01
5年10次到访敦煌,
她说“靠近是最好的了解”
采访左纯溪之前,我临时抱佛脚买了两本“三联”和“中华遗产”的敦煌专刊,还买了一本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自传。
就这,还是时常会跟不上她的节奏——“419窟的人字坡顶”“220窟的药师七佛”“45窟阿难尊者的S型站姿”“158窟的王子与佛”……
隔着2500多公里,这些洞窟好像就在她眼前一样,这绝对不是一次两次去敦煌旅游能够达到的水平。






△“千孔洞窟,万象之上”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在鼎石校园的展览现场
事实上,从13岁开始,左纯溪曾用5年的时间10次到访敦煌。
“一开始我一心想去楼兰。”因为看了一本名为《驿马》的绘本,再加上小时候父亲讲了许多历史传奇故事,左纯溪对西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然而现实却泼了她一盆冷水,大漠孤烟中的楼兰只剩下端墙残垣,曾经梦中的“生命之泉”如今却变成了一片呼啸的沙海。



△左纯溪用楼兰的沙创作的作品
幸好还有敦煌,从某种意义上说,“敦煌满足了我对楼兰所有的期待,和对丝绸之路的幻想。”
7年级,14岁的左纯溪在第一次敦煌之旅中意外地发现了课本里提到过的“九色鹿”,“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它和我的生活产生了关联,也有了想了解更多的愿望。”
那一年也是黄圆晴博士北大毕业来到鼎石的第一年,带的第一个班就是左纯溪他们班,教历史。她的到来对于左纯溪之后对敦煌从热爱到研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黄博士说 “孔子讲,吾十五而志于学,说的就是在生命萌发的阶段,产生了想要问为什么的念头,这时候所产生的认知都将成为他们独特的生命经验的一部分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怎么去设计认知的方法。”
8年级暑假,鼎石组织体验式学习之旅(ELP)又来到了敦煌,尽管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要强的左纯溪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对敦煌依旧知之甚浅,于是九年级、十年级,每一年她都要多次来到敦煌,从“莫高学堂”到“敦煌守护者”,一次比一次深入。



△鼎石学生随体验式学习之旅来到敦煌
在数字化信息丰富的今天,一次次亲赴敦煌的意义何在?
左纯溪说“靠近是最好的了解”,不去真的感受不到那种历史的气息。
在参加“莫高学堂”的学习过程中,左纯溪经常需要跟师傅去洞窟学习。她见过维护时灯火通明的洞窟,也见过关门后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窟,后者的体验让她尤为震撼。
“那次我说想体会一下古人观赏壁画的感觉,就请老师把门关上,结果伸手不见五指,但其他的感官被打开、放大了,我能闻到洞窟里颜料和泥土混在一起的味道,能清晰地感受到石窟的温度。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离历史、离宗教很近很近。”
在参加“敦煌守护者”为期40天的讲解员培训时,左纯溪用艰苦的学习换来了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为她后来做鼎石综合设计项目(Capstone)埋下了伏笔。



△在莫高窟认真学习的左纯溪

#02
Capstone写迦叶尊者,
“是他自己来找我,不是我去找他的”
鼎石10年级的学生都要必修综合设计项目(Capstone),要求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做出一篇研究式的论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一步步进行思维推导的过程。
黄博士非常善于从个人生活经验里帮助同学挖掘好奇心,她觉得好奇心才是力量的源泉,于是一次晚饭,她和左纯溪聊起了敦煌。
“我要引导她把这段生命体验里,最核心的关怀抽出来,变成一个可陈述的视角。科学的精神不就是去追问为什么嘛。”
于是他们从为什么热爱敦煌开始,一步步追问看到佛像被感动的原因,佛像在千年来是如何演变的,哪一尊佛像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敦煌研究院接待部兼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为左纯溪和左浩骅颁发捐赠证书
那个晚上,他们用餐具排出了一条丝绸之路,从云冈到龙门,从敦煌到科特尔,从太阳神到多宝佛……最终,得出了要写一篇关于迦叶尊者在历史中形象变化的题目。“当时我就感觉,是迦叶尊者自己来找我的,不是我去找他的。”左纯溪说。
想要做到这点,没有大量的积累是做不到的。在长达五年对敦煌的了解,和做讲解员期间的培训中,左纯溪积累了大量的记忆性的知识。
细到每个佛像的手印名字,壁画的韵律神态如何描述,藻井上的每一个图案花纹都是怎么演变而来,又代表什么意义……所有这些细节,都是要考核的内容。



△左纯溪在制作莫高窟藻井的印章
为了加深技艺,左纯溪还学习了临摹和舞蹈。
临摹是敦煌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老一辈敦煌研究者认为“临摹的过程中,手比眼慢,但比眼睛更细致入微,很多眼睛忽略掉的细节,通过临摹才能发现、辨识”,故宫目前正在展出的三座复原洞窟,就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院长的亲笔临摹。
而通过学习舞蹈,左纯溪能够更好地体会壁画人物的韵律、神态。“你不去比划一下,永远不知道它为什么好看。比如,45窟阿难尊者的S曲线,为什么就是慵懒的,旁边的迦叶怎么就不慵懒了呢?试一试才会一目了然。”






△左纯溪的线描画
黄博士认为,在信息检索如此方便的当下,学习历史依然要保留记忆的部分,因为人的大脑不单单是储存信息的地方,更是有情感在的,当你需要的时候,大脑会给你指明方向。
在撰写Capstone论文的一个夜晚,左纯溪在对比土库曼斯坦出土的一个希腊士兵头像时,思维突然跳跃到迦叶尊者及莫高窟的某一个洞窟。
“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好像参悟了什么重要信息一样,然后整篇论文就在那一晚再加一上午写完了。”
那篇论文,左纯溪将其命名为《“法无定相”——以莫高、云冈、龙门石窟的造像为例》。对于这篇论文,黄博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这次课题中,左纯溪追问的是在历史上我们如何表达对‘佛’的‘认识’,她以宗教美学为视角,迦叶尊者造像为案例,尝试整理了美学与宗教两者之间的时空性和相关性。她在本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在于她将自己的热爱与研究合二为一,在认识‘佛像’被塑造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我们的‘认识’是如何开展的,从而感受到’历史‘从来不是历史事件的集合体,而是人类文化价值所在的真精神。”






△左:左纯溪在莫高窟;右:左纯溪表演反弹琵琶舞
#03
“假如若干年后敦煌注定会消失,
我可以为它做点什么”
在“敦煌在鼎石”的展览上,一个同学问左纯溪为什么要做这个展,她想起在带人参观莫高窟时,也有一个外国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他想问问那些在敦煌做了十几二十几年讲解的人,讲了这么多年他们不腻吗?
那位讲解员是这么回答他的,有些东西第一次见到是一个样子,第二次见到是一个样子,相处二十多年再见,又是一个样子。
十几次进窟后,左纯溪的心态也在发生着转变,从看个乐呵,到看出一点门道,再到被感动,最后产生了自发的想要去弘扬的愿望。
“我就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叫敦煌。那里有好看的壁画,有美丽的飞天,有塑像,是几千年前的人们留下的。尽管我们的每一口呼吸可能都会使它受到损害,若干年后它们也许就会消失。






△“千孔洞窟,万象之上”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在鼎石校园的展览现场
但倘若在讲解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个瞬间,人们愿意蹲下来或站起来,看到佛的微笑,激起了一些美学或者是精神上的共鸣,我觉得这就够了。能为敦煌做些什么,就已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我已经不敢再去奢求太多了。我不希望它成为第二个楼兰。”
把敦煌带到鼎石,就是把敦煌带回家。让家里的弟弟妹妹能多了解一点关于敦煌,关于中国最璀璨的文化,成了左纯溪义不容辞的使命。



去年,左纯溪见到了她四年级时贴在墙壁上的偶像樊锦诗,两个小时的会面,她有一个半小时都因激动而泣不成声。
樊老师告诉她,要好好学习,不要那么早把自己定性在一件事情上。“她没说让我坚守敦煌这种大话,而是告诉我如何作为一个个体,更好地融入到大的环境当中。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



△左:左纯溪和樊锦诗老师在一起;右:樊锦诗老师在自己的自传扉页上为左纯溪写下寄语
鼎石为什么要坚持中国主线,黄博士认为,有两方面意义:
其一,当个人生命和社会某个领域发生了联系,人们会产生一种认同感,感受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就不会产生西方一部分人当下陷入的个体危机之中;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教育系统都会强调“当地经验”,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历史文化本身就具有连续性,我们不仅和过去发生关系,曾经空前繁荣的文化,始终都在以继往开来的方式滋养着每一个人。



△左纯溪和神话故事俱乐部的老师与同学们
钱穆先生说过,中国历史的精神就是一种人生的总经验和总检讨。
中国的文化之所以能一直源远流长于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生命力从来没有熄灭过。我们之所以要看过去,是要思考我们应该继承什么,调整什么,给后代留下什么。
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只有我们把各部分的真相都搞清楚,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是这样变化的。



△鼎石云音乐团在开幕式上演奏《丝路驼铃》
这个十一,左纯溪要开始忙早申了。她看中了两所学校,一所NYU,她看重课程体系设置;另一所是瓦萨学院,她很喜欢其中一位教授写的一本关于佛教、伊斯兰教及中国宗教的书。“我已经不会因为学校排名而委屈自己了,我更看重专业。”
申请之余,她说自己可能也会去国博看一看敦煌的特展,听说疫情期间所有的讲解员都不能带队,也许她可以充当野生讲解员,抓住一切机会让人们多了解一点关于敦煌的美。



△走过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左纯溪拥有丰富的经历和记忆

「 写在后面的话 」

采访左纯溪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她身上那股质朴的力量。
榆林窟一位有着四十几年经验的讲解员曾经告诉她,你现在不知道某些知识不要紧,你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也不要紧,但是你要记住,只要你在莫高窟,或者你在敦煌做讲解,你就永远是一个杂家,而不是一个大家。



△在莫高窟认真学习的左纯溪
因为大家是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的,而我们做讲解的人,是要给所有人知识的,你要告诉他知识的多面性,而不是告诉他知识的唯一性。
这句话也奠定了左纯溪今后的研究和做人原则,当那么多人在追名逐利时,还有一小群人背道而驰,他们坚守的是中国人的信仰,更是我们民族的文明之光,这正是她要传承的精神。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指导教练:系统公众号联系电话:13999999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个人长大 |5000字长大经历深度分享稿

下一篇:这位“双减”家庭中走出的学霸少年说:自律是长大的“必选项”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4-20 16:52 , Processed in 0.519017 second(s), 4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