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营销 门户 查看主题

卫冕冠军梦碎东京,一位盲人柔道姑娘的生命赛场

发布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21-10-4 15:11| 查看数: 344|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2021年8月27日,东京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48公斤级比赛,李丽青(下)不敌法国选手马蒂内。(视觉中国/图)

消息从日本东京传到3200公里外的广东省湛江市陆地村,总是慢一些。东京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组48公斤级比赛开赛近5小时后,李光寿一家依旧不知道,女儿李丽青究竟打得怎么样了。

2021年8月27日下午,日头正盛又无风,陆地村口田里一片青绿,二轮稻长得与膝盖齐高。李光寿正骑着摩托车驶在村里回家的路上。大半生住在村里,路烂熟于心,他骑车全凭记忆。

放在村外,他不敢这么骑:李光寿生来便有严重视力障碍,无论看什么,眼前都是一团模糊的影子。四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儿遗传了他,是先天视障者。

女儿的比赛在当天上午就开始了,但是电视上没有中文直播。上网倒是能看到英文直播,可两个地道的农民并不会捣鼓这些。

巴巴等了一上午的夫妻俩有些担忧。比赛前两天,他们得知女儿在赛前训练时意外受了伤,搞不清楚是肩膀还是锁骨——女儿很少同他们说这些事情。妻子张五妹嗔怪,丽青怕是又找那些比自己块头大得多的人训练去了吧。



广东湛江陆地村,李丽青的家。(南方周末记者姜博文/图)

远在东京的李丽青实际上弄断了肋软骨。虽说还能比赛,但痛起来真要命:转身会痛,穿衣会痛,吸气会痛,睡觉也痛得难以入眠。李丽青明白,这个伤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

“虽然痛,可是它(腰)不是主要的发力系统,主要发力是手跟脚。”李丽青赛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一度希望用技战术减少腰部运用,用意志力克服疼痛,卫冕冠军。

李丽青是2016里约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48公斤级冠军。同样对5年后卫冕抱有信心的,是陪伴她十余年的启蒙教练张贵富。“最少得拿牌子,那太简单了。”张贵富回忆道。

可惜时运不济。8月27日上午,李丽青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对阵法国老将桑德丽娜·奥里埃-马蒂内。38岁的马蒂内是2016里约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冠军,这是她转练48公斤级后首次参加残奥会。

马蒂内在使用横四方固技巧时发力落在李丽青肩部,导致她右肩脱臼。开赛28秒,李丽青落败,并因伤缺席了随后的复活赛,无缘奖牌。

被挑剩下的牌

如果不是赛前负伤,对阵马蒂内很有胜算。赛前几天,抽签结果出来时,李丽青甚至窃喜起来。欧美选手块头大,力量大。李丽青黑瘦黑瘦,个子不高,灵活的身型与最常用的借力打力战术,吃的就是这一类选手。

然而,最初很少有人从她瘦弱的身躯上,看到成为残疾人运动员的可能性。

2009年,张贵富第一次见到李丽青。那时,他刚离开女子盲人柔道国家队,被广东省请来带省队,到廉江市(湛江市代管县级市)残联遴选运动员。初来乍到的张贵富既没有熟人,也不会说广东话。其他项目的教练挑挑拣拣,转眼就只剩下李丽青没有被选走。

李丽青当时16岁,在离家不远的车板镇上初三,被老师叫着,稀里糊涂地去参加了遴选。她回忆,张贵富只是跟她掰了一下手腕,摸了摸她的脚骨与手骨,又测试了平衡性,一切便结束了。

在张贵富的心中,那一次遴选远不止于几个简单的测试。他审视了一番面前的女孩,一对平足,跑不起来,无怪乎田径项目教练不愿选她。

“我打你,无缘无故地打你,你敢打我吗?”聊天时,张贵富突然问。

李丽青很快答道,“我肯定敢,我跟你玩命。”

泼辣,有斗志,张贵富立时觉得,成,“这孩子还可以”。随后,他又让李丽青跑步。真跑起来了,张贵富一看便知,过去李丽青不怎么跑步,磕磕绊绊的,“可是真玩儿命”。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月的试训。一万米的长跑,刻意加到60公斤的卧推,李丽青都坚持下来了。其他队员上午训练后倒头便睡,只有李丽青会在午休时敲开张贵富的门,询问动作技巧。

被唤作“金牌教练”的张贵富,从1990年代便开始从事盲人柔道事业,二十年来无数冠军出自他手。但他始终记得,曾有人质疑他的教练水平,对他说,“那么多冠军,全都是人家有一定的基础”。

一口气憋在心里,来到广东后,张贵富决心要把一个农村小孩从一无所知带到奥运冠军。

他看中了李丽青这张“被挑剩下的牌”。

在此之前,李丽青甚至不知道,世上有柔道这项运动存在。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视障女孩,不喜欢与同龄小孩出去玩,多数时候待在家里,要么干活,要么读书。

面对张贵富的邀请,李丽青也面临抉择。家里唯有三亩地,母亲种地,父亲去周边工地做零工,一年不过几千元入账。她原本想读大学,但去运动队能省下一大笔学费,训练还有补助,家里一下少了负担。

李光寿心疼女儿,一开始不同意她当运动员,后来也松了口:视障者可选择的职业有限,读了大学也不好找工作,运动员“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但退役后没准能端上铁饭碗。

于是,16岁的李丽青进入女子盲人柔道广东省队。



李丽青(上排居中)与女子盲人柔道广东省队队员。(受访者供图/图)

“选的就是奥运冠军”

对于张五妹与李光寿而言,女儿在柔道队的世界像一个谜。

李丽青并不愿让父母知道,在那里,她常像面团一样被揉捏拉扯。彼时,张贵富将训练设置为一天四练,从早到晚。最累的时候,田径场里雨淅淅沥沥,李丽青却想躺在场地里,不愿起来。

然后,是被摔与摔人。

视障者通过观察与模仿学习柔道动作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他们有别的武器:靠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去想象动作,靠听觉去辨别脚步,这是他们的竞技之道。

按李丽青的话说,学柔道是先学着当“肉包子”给人去摔。上午,省队里八个视障队员一起摔;下午,干脆同体校的健全人对抗。

张贵富也上阵。“我得摔她,还得让她去摔。因为我在空中那种感觉,她看不到,体验不出来。得让她通过摔跤,(知道)哪里不成,哪里再做。”一天下来,一个动作就能摔上百次。被摔得多了,李丽青大致能揣摩出动作是什么样。

盲人柔道交战前,两方先抓住对方衣领再开摔。每天下午与健全人的对抗则不同,双方分开,一方可视,另一方近乎不可视。

这不等于让人一手吗?但李丽青说,“他接触你,你也可以瞬间接触他”。

柔道这一行讲究“跤感”。种种细微动作,如果单凭眼睛捕捉再做出反应就迟了。一切靠感觉。

在一场存在于想象中的对决里,对手率先出击,抓住李丽青,下一步他的动作是什么?如果他的肩膀向左滑,表明他就要往右走。右脚向右下垫的瞬间,是对手最不稳的时刻。李丽青要比他移动的速度更快,借助他移动的力,攻击其右足,一脚踢翻他。“并不是说你看得见,就一定摔得比我好”。

回想年轻时的训练,李丽青觉得,自己也真狠。正常的对抗练习,男女轮番上,男生打5分钟下来休息,女生再打5分钟。李丽青不休息,男女通吃,连打50分钟。

李丽青的身体条件不是队里最好的,但胜在投入。张贵富说,许多运动员做动作不能完全“进入”,怕了想“跑”。很少有人像她那样,每个动作都做到底,“典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一直干到死”。

第一次试炼很快来临。李丽青入队4个月就赶上2010年全锦赛,她一路拿下亚军——师徒二人都说,那还是败在经验不足。

“我们柔道训练的周期,把动作学会都要3到4年,健全人想在全国拿上第一,得6到10年的时间,”张贵富说,像李丽青这样入队数月便获得全国亚军的,此前没有先例,“她就是个奇迹。”

但他还是告诉李丽青,别想着全国冠军,他选的就是奥运冠军。“你永远记住我这句话,没有这种决心你就别干这个。”

黑马出栏

2016年以前,李丽青的赛事轨迹是一条平滑而顺畅的上升曲线。获得全锦赛和全运会亚军后,2014年世锦赛,张贵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李丽青去参加。

“能出国,哎呀,好好玩。”李丽青回忆,那时候只想着打一场算一场,懵懵懂懂地来到比赛地美国科罗拉多州,临上阵了,连自己的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但她就是能赢。日本人、乌克兰人、德国人,普通选手与前残奥冠军纷纷被她摔得人仰马翻。第一、二场耗时两分多钟,第三场5秒不到,争冠赛也仅用时30秒。

练习盲人柔道不足四年,李丽青成为了世界冠军。里约残奥会的大门向她敞开,张贵富可以真正意义上为培养奥运冠军做准备了。

世锦赛前,他已经做了些工作。欧美选手力量大,日韩选手则走正统柔道路线。张贵富试图走中间道路,融入中国武术的精髓,将亚洲人的小、快、灵发挥到极致,把全身力量集中到一个点。

他把队伍带去云南高原,缺氧环境里的训练能够迅速提升体能。运动员在实战里或有停顿,但张贵富在训练时绝不让李丽青歇下来。“我拿着棍子就盯着她。她是不偷懒,但她在最没有体力的时候,我还要逼着,把强度给她逼上去。”张贵富深知,李丽青吃对手的动作,必须不断进攻,一旦停下来喘口气,就会给对手可乘之机。因此,她体力必须好,好得足以支撑无休止的攻势。

体力上的变化之外,李丽青也察觉到,她的技战术变得更精细,能够真正做到“杀人不见血”。例如两人对顶时,对手力气大,她也用力回顶,引诱对手使出更大力气,她再躲开,借着对手冲击的力道把其摔翻在地。

世锦赛的奇迹在两年后得到复制。2016里约残奥会,李丽青赢得一马平川。夺冠后,她在赛场上抱着张贵富失声痛哭,腿一弯跪在地上,又马上被张贵富拉了起来。

此时,湛江陆地村正是半夜。张五妹记得,她是第二天早上听村里人说起女儿夺金,才在小卖部的电视上看了比赛回放。家里的电视比较陈旧,此前,他们连一场女儿的比赛都没有看过。

后来,李丽青收入提高了,家境也得到改善。为家里减轻负担的初心实现了一点,她开始思索,要不干脆就此退役。

但周围人大都劝李丽青,她还年轻,还可以再打一届。思来想去,她决定,坚持打到东京残奥会。

长大后的包袱

成为奥运冠军后,李丽青的生活不再只有单纯的柔道训练。

张贵富很早就发觉,像李丽青这样有视力障碍又久居农村的孩子,有些太单纯了。他记得2010年带着李丽青到广州火车站坐车进京,站前有许多乞丐,李丽青抱着他哭了起来,一定要他给乞丐点钱。

李丽青的手机是2015年才买的,当时她已经21岁。此前她一直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训练之余只用随身听听音乐,对娱乐八卦不闻不问。里约残奥会夺冠后不久,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便提到,自己确实与社会有些脱节:“我们残疾人不仅是肢体上的残疾,精神上也有点……我不想自己变成这样子。”

张贵富尝试将她推向社会,为日后的人生做准备。通过广东省残联,他把几名柔道队员送进了专门招收各类残障学生的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专业上,李丽青选了计算机,学习通过听电脑读屏软件的声音,操作Word、Excel等办公软件。上午上课,下午到训练基地里照常训练,晚上休息时又回学校宿舍。班主任吴艳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学习内容,李丽青至少能掌握六七十分。

李丽青是留恋校园的。但入学几个月后,队员们又开始备战东京残奥会,训练量加大,再加上训练基地从广州搬迁至东莞,她的校园生活中断了。

回到训练场与赛场,曾经的上升曲线开始出现波动。2018年的亚残运会与世锦赛,李丽青两个月内4次对上同一名韩国选手,不是判负就是被罚下。尽管这名韩国选手并无视障的丑闻很快被曝光,但对李丽青而言,仍是巨大的冲击,一种对自身的怨恨开始升腾:过去她可以打赢健全人,为什么如今就打不过呢?

她的身体也发出“抗议”。年轻时训练的狠劲儿渐渐开始反噬她,多年累积的伤病终于集中爆发。一个重要的节点是2019年的踝关节手术,手术结束后,她失去了脚底原先的平衡感,过去的状态也随之烟消云散。

张贵富还发现,李丽青逐渐长大,背上了思想包袱。除了要卫冕奥运冠军的心理负担,对家庭有强烈责任感的她也会思考,自己将来究竟要去做什么。张贵富说,“她心理压力在这一块太大。”

如果在东京残奥会再拿个冠军,也许能谋个稳定职位,然后安心过好“接下来的人生”——这是李丽青原本的规划。

冠军的烦恼

回到2021年8月27日的东京残奥会赛场。

李丽青尝试避开受伤的腰部,比赛开始就抬手抱住了马蒂内。马蒂内全身向下压,重心都压在李丽青的一个肩关节上。放在平时,李丽青会转身向前,然而那一天,肋部受伤的她没法转身。

她被马蒂内压倒在垫子上。李丽青大脑一片空白,只知道痛。她的肩关节瞬间脱臼,疼痛更甚于肋骨。她尝试反抗,双腿缠住马蒂内的一条腿,想用关节技逼迫马蒂内认输。可肩膀太痛了,她没能锁住马蒂内,反而被马蒂内牢牢压在身下20秒,直到输掉比赛。



2021年8月27日,李丽青在东京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负伤。(视觉中国/图)

来访记者将李丽青比赛失利的消息带到了陆地村。李光寿不停抽着水烟,把榕树根一样的烟管从塑料桶里拿了又放。过了许久,他又问了一遍,能拿到奖牌吗?正拿着抹布反复擦手臂的张五妹告诉他,不能。

一家廉江媒体打电话给李光寿,索要女儿的照片。李光寿不解,不是已经输了吗,还要照片做什么呢。这通电话似乎带来一线希望,他一度以为,事情又有了转机。

8月27日下午4时,在深圳工作的李丽青弟弟打来电话,向父母转述姐姐亲口告知的伤情。李光寿不住摇头,确认“没有希望了”,突然放声大哭。哭声牵动张五妹,夫妻俩都开始落泪。唯有同样有视障的李光寿母亲,摇着扇子,沉默不语。

比赛结束两天后,8月29日深夜,仍在东京的李丽青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说她还想再拼一届,“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她依旧想退役后在残联、社区或是福利机构里找份稳定工作。原本的规划没有改变,只是再推迟3年。进入柔道队12年后,她自觉改善家庭生活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父母依旧要为她的未来担忧。
南方周末记者 姜博文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豪
指导教练:系统公众号联系电话:13999999999

最新评论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裂变营销 ( 湘ICP备2021009467号 )

GMT+8, 2024-4-20 05:06 , Processed in 0.276613 second(s), 3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