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 发表于 2023-10-14 19:10:06

寒露丨中医5诀教你温养全身

今天我们迎来一年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

如果说白露是由炎热向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则是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57d08ef66bb4829af179ec71e78a8dd~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kp-ays-WBpeW6t-aKpQ==.image?x-expires=2012642883&x-signature=x0PzN6cAlLHHK347gszqCwBNl5A%3D

露已寒,将为霜,冬天的脚步声近了。

到了寒露,一重秋风一重冷,一场秋雨一场寒,到了真真切切冷的季节。

寒露养生,一要防寒保暖,二要养阴防燥,三要调摄情志。

中医教你温养全身健康过寒露。




寒露传统习俗

赏红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吃芝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

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功能。

喝菊花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

每值秋收以后,温州人善于酿制各种美酒,寒露时也少不了酿制几坛菊花酒,一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才开坛饮用。

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

秋钓边

除了赏菊花外,人们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

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92e7f0c3cca4da6b31b9c5cfc7b7602~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kp-ays-WBpeW6t-aKpQ==.image?x-expires=2012642883&x-signature=K3wIEAMADry0XNqADmhnPxnPV0g%3D

中医5诀教你温养全身

适时添衣,泡脚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

因此寒露时节,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可睡前用热水泡脚,即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温馨提示:

1.泡脚不超过30分钟,以免出现心慌、出汗。

2.饭后1小时内不泡脚,以免影响胃肠消化功能。

3.心脑血管人群、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泡脚时,水温不宜过热,以免伤到身体,以38-43℃为最佳。

早睡早起,开窗通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季宜早睡早起,一般为晚上9~10点上床睡觉,保证睡眠充足,缓解秋乏,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深秋寒气袭人,感冒、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发,防止受寒感冒同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如果条件许可,可在居室及其周围种植绿叶花卉,既能让环境充满生机又能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养阴防燥,适当养胃

在饮食上当遵循“养阴润燥”原则,可“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

宜食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宜食梨、荸荠、香蕉、柿子等;蔬菜宜食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另外,胃肠道对寒冷刺激敏感,防护不当易引发胃肠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所以要注意养护胃部,注意保暖。平素脾胃虚寒的人,少吃凉性的果蔬。

运动锻炼,调摄情志

秋天气候适宜,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节,可结伴外出游玩、登高远眺,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可选择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体操、打篮球、打羽毛球等,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

艾灸按揉,固护脾肾

古语说,“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联,而且双脚是肢体的末端,此处的血液循环较弱,是最容易被寒气侵袭的部位。

除泡脚保暖外,可通过穴位艾灸按摩,调补脾肾,可选涌泉、太溪、太白穴等,温阳补肾、健脾化湿。

#01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方法:用艾条或艾柱灸涌泉穴20~30分钟,每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

功效:阴阳同调,补肾暖脚。

#02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用大拇指按揉5-10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度,可以和昆仑穴(位于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一起按揉。

功效:滋阴降火,培阳补肾。

#03太白穴

位置:在足内侧缘,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方法:用大拇指按揉5-10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度。

功效:健脾化湿,理气和胃。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e0f82b6e403476faafee3345d59d0e1~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kp-ays-WBpeW6t-aKpQ==.image?x-expires=2012642883&x-signature=D2xcyD9h68wWLo7ZyuLEW7R%2FfuQ%3D

推荐三道药膳

百枣莲子银杏粥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莲藕木耳排骨汤

原料:莲藕1节(切块),木耳3-5朵,排骨6-7两,大枣5-6颗,葱、姜适量。

做法:肋排切块洗净,凉水入锅,烧开焯2分钟,捞出后入另一个热水汤锅中,同时放入葱、姜,小火煲1小时,然后加入木耳和莲藕块,继续炖至筷子可扎透莲藕时调味,最后放入大枣,再炖20分钟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止血散瘀。

山楂陈菊饮

原料:干山楂6克,陈皮6克,杭白菊1-2朵,枸杞子少许。

做法:将上述原料加适量水煮10分钟作茶饮(根据个人口味可调入适量蜂蜜)。

功效:健胃消积,养肝明目。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中国医药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露丨中医5诀教你温养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