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bewr046hzfdr 发表于 2023-2-27 17:09:38

钟情京剧数十年 一把胡琴奏人生

廊坊传媒网讯 身形挺拔,笑容满面,初见董在国老人,便觉得他气质非同一般,等到他拿起京胡演奏起来时,顿时响起了京胡或优雅动听或高昂激进的乐声。“一招一式,尽是原味唱腔;一颦一笑,尽显京韵魅力。”每日清晨,在市区文化公园梦幻湖旁,董在国总会手拉京胡,带领着一群京剧爱好者开唱,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演绎着动人的京剧曲调,各种京剧名段一一唱响,青衣、老旦、老生等角色一一呈现。

一把京胡 余音绕梁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涵盖表演、音乐、舞美等,京剧乐队是京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京胡,又称胡琴,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亦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领奏乐器。

每天清晨,在市区文化公园总能见到一位背着装有京胡袋子的老人,瞧他那急切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位京剧戏迷。他就是今年70岁的董在国,作为金桥社区友谊剧社的社长,他每天清晨都会带领大家来公园练功。二胡、京胡声时而宽广饱满,时而苍凉悲壮,月琴声、弦声旋律流畅,意境深远,管弦齐鸣,京腔京味已经成了湖光山色中的一道风景。

2010年5月,金桥社区友谊剧社成立,董在国成为剧社社长,他坦言之所以取名为“剧社”是有“野心”的,除了京剧,他还想吸引一些评剧、河北梆子的爱好者进入。现在,友谊剧社有20余人,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会每天清晨在市区文化公园准时开唱。要想专心做一件事情并不难,而要想一辈子专心做一件事情却很难。对于董在国来说,京剧就是要坚持一辈子的事,他还把京胡上的弦比作自己的生命线。2017年1月23日,对于金桥友谊剧社的成员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是他们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日子。提起那一天,董在国回忆起每个细节还历历在目,友谊剧社的14名成员,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参加了2017“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献唱了《小姐多风采》《珠帘寨》《沙家浜》等京剧名段。

勤奋自学 苦练功夫

董在国不仅京胡拉得好,京剧唱得也棒。1966年,董在国是一名赤脚医生,1971年又成为了一名文艺兵,此后还在邮局工作过,虽然这期间对于京剧接触比较少,但是对于京剧的热爱却从未减损半分。直到2010年退休,他才有时间重拾旧爱,专攻国粹,他也坦言是一把京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京剧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从小就喜欢京剧、京胡,但参加工作后,很少有时间顾上自己的爱好。现在有时间了,就想让自己的水平再提高一步。”决定重拾旧爱后,他就每天清晨去公园练京胡,虽然已经30多年没有动过京胡了,但重新演奏起来,感觉还是那么熟悉、亲切。

常言道,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董在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悟性,渐渐重新掌握了京胡的伴奏技巧。“京胡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京剧演绎形式的成型和引导京剧声腔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京胡是京剧的底蕴所在。”董在国说。

在董在国眼中,舞台是展示艺术作品的窗口,演员是首当其冲的先锋战士,通过艺术的表演形式,可以达到陶冶观众、鼓舞人心的作用。作为一名文艺战士,他始终坚持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心里装着京剧事业的发展,他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从不偷懒。在舞台上,他总是全神贯注,陶醉的模样让人不忍打扰,一板一眼的节奏和唱腔里,他用京胡演奏出一段段戏曲故事。

传承国粹 继承经典

谈到京剧对于他的意义,董在国用“初心不改”四个字来形容。“对于喜爱戏曲的人来说都会有共同的体会,一旦投入就会集中精力,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如今,儿女都长大了,我们戏迷们有空就聚在一起,切磋切磋演唱技艺,还讨论如何让更多人爱上国粹文化。”

平日里,只要能弘扬国粹,友谊剧团的成员们都会不怕辛苦,无私献唱。2016年11月,董在国和成员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第六中学、第十三小、第十四小、第二十三小等中小学义务巡演,展现国粹风采。“京剧能让人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忠、孝、仁、义等传统文化都包含在里边。”说起京剧,董在国总是滔滔不绝。

五年前,董在国开始承担北京通州区三所学校的京剧课程,每个学期三个月时间,每周五节课,董在国每次都自己开车70公里去学校教学。在董在国的眼里,京剧能教给人很多道理,让人懂得尊重与责任。比如,观众看演出时,要尊重每一位演员,给每一位演员掌声鼓励。每一位演员都要对观众负责,认真演好每一场戏,不能敷衍了事。

(记者 杨苗苗 实习编辑张燕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钟情京剧数十年 一把胡琴奏人生